少頃,姜維和鄧艾趕到,下馬齊齊對諸葛亮行禮:“丞相,大將軍命我二人前來聽從丞相調遣!”
此前在襄陽,劉備登基稱帝的大典上,二人都見過諸葛亮,諸葛亮也對二人印象深刻,寄予厚望。
“好,好,好!”
諸葛亮伸手扶起二人,吩咐道:“你二人率兵馬往西縣兩側山間埋伏,待司馬懿兵回,趁其立足未穩(wěn)。沖殺兩側。若司馬懿敗走,不可深追?!?/p>
“是!”
………
司馬懿率軍逃出去三十多里,不見身后有追兵,心里頓時泛起了嘀咕。
最終決定率軍返回西縣查看一番。
這一次,司馬懿依舊是小心謹慎,讓王雙帶著前隊打探,自己率軍在后慢行。
不多時,司馬懿便再次來到西縣城下。
舉目望去,只見城門禁閉。
城墻桅桿之上,依舊高懸著“諸葛”大纛(大旗),諸葛亮依舊安居于城上,輕搖羽扇,滿面自信望過來。
見狀,司馬懿急忙勒停坐騎,懵了。
他第一次來到城下時,以為諸葛亮設有埋伏,所以暫且退去。而通常在大軍退去時,便是尾隨其后掩殺的最好時機,但諸葛亮并未派軍來追。
于是司馬懿就認為諸葛亮在故弄玄虛,很有可能是空城計,城中兵馬不多,無力追擊。
所以諸葛亮必會趁魏軍退走之時,趁機從西縣逃走。
但顯然,諸葛亮并沒有趁機逃走。
這就說明,諸葛亮不懼魏軍去而復返,城中必有兵馬,兩側必有埋伏,篤定了他司馬懿必會去而復返……
司馬懿知道北方有一種動物叫傻狍子,如果受到了驚嚇跑開,不久后還會回來看看是怎么個事。于是獵人們根據(jù)傻狍子的性格特點,設計了針對性捕獵策略,一抓一個準。
此情此景,司馬懿覺得自己的行為像極了傻狍子。
冷汗唰的一下就從腦門上冒了出來。
正要下令全軍撤退。
就聽見兩側馬蹄聲雷動,煙塵起處,左右各有一彪騎兵快速沖魏軍殺來。
“撤,快撤!”
“我命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