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蔬菜匱乏的六七十年代,通常是大白菜和蘿卜統(tǒng)治整個冬天。姜劍威不知哪里搞來的土豆和胡蘿卜的種子,各式各樣的菜他都往地里種。
燉菜要的時間久些,把土豆和胡蘿卜滾刀切塊,放入鍋中,加入豬油生抽料酒少許白糖和一些些八角調(diào)味,加入大半碗水,加大柴火熬煮收汁,土豆和胡蘿卜都十分軟爛,一抿就化,糯糯的。
這個時候大家會加入一點地瓜干調(diào)味,許域沒試過,覺得有點像黑暗料理,阻止了姜劍威往里頭丟地瓜干的行為。
新昌縣這邊的香腸是咸的,不像廣式香腸那般甜口,甚至帶些辣味。
把冬筍剝?nèi)ネ庖?,改刀切片,焯水一分鐘?/p>
加入胡蘿卜片燙煮一分鐘,把冬筍片和胡蘿卜放涼水靜置一旁。
挖一小勺白凈的豬油,滋啦一聲灘成液體,還沒放臘腸下去,就好似聞到了肉腥。
把冬筍片和胡蘿卜臘腸一同丟進去翻炒,加上院子角落里種上的大蒜葉,冬筍鮮香脆爽,胡蘿卜很好地中和了咸味,簡直色香味俱全。
又是吃肉的一天。有些奢侈。
臘腸和燉菜理應配大米飯。
不管是不是借口,這句話肯定是正確的,更何況許域非常饞大米飯。
許域的手藝的確很不錯,他腦子里裝滿了各種美食佳肴。
可日子是兩人一起過的,不可能總是許域做飯吧。
許域指導,姜劍威切菜,許域炒菜,姜劍威遞菜,其樂融融。
更何況豬油臘肉醬油這一波操作下,無論怎么說料這么足,怎么可能不好吃呢,更何況是經(jīng)常一鍋亂燉只為解決飽腹的姜劍威來說呢。
姜劍威足足干了三大碗米飯,連那碗燉菜的濃汁一起拌了去。
許域也絲毫不讓,不過他沒姜劍威那么厲害,也是干了兩碗大米飯,把肚子撐地圓滾滾的。
光盤成功。
…
田成方,渠成網(wǎng),地平如鏡。【1】
六七十年代正是農(nóng)田基本建設的gaochao,這為之后的包產(chǎn)到戶糧食大幅增長奠定了基礎。
不同于姜劍威,許域的任務是學習化肥,不必去參加那如火如荼的改地工作。
所以許域一整個下午都待在屋子里翻看劉樹人給他的資料。
劉樹人的批注很多,字跡密密麻麻地散落在碳印好的字行間,擠擠囊囊地,看了一會眼睛就有些不舒服。
剛想記些筆記才發(fā)覺姜劍威這里沒有筆和紙。
只看書不動筆非常撓心抓肺,總覺得缺了些什么程序。
許域忍著不適繼續(xù)往下讀。
一整個下午許域先通讀了一遍資料,大概講的內(nèi)容是水稻的從育苗插秧到收割去殼的一生,詳細介紹了在水稻各個時期需要注意的事項和一些小訣竅。
天氣很冷,可是炕不可能整天燒著,許域也不可能一直待在炕上。
把昨天買的熱水袋灌上80-90度的熱水,燙得驚人,能維持一段時間。
其實屋子里還有蜂窩煤爐子,一熱水壺那般大小,外頭是藤編的,用這玩意就要注意通風,不然容易一氧化碳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