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上次記載的那頭跟島嶼一般大小的海龜上還有何發(fā)現(xiàn)”
沒錯,一切奇人奇事,每隔半年還有后續(xù)可看。
猶如連載的故事書一般,引人入勝,這也是宋長明成為忠實讀者的原因之一。
這珠璣閣是懂吊人胃口的。
從這秘聞錄中,宋長明還了解到從東萊郡飛出的蛟龍,最終在大海里待了數(shù)月,隨后疑似飛往了域外之地。
之后偶有人聲稱見到那蛟龍回到大瀚朝,但真實性還有待考究。
這頭蛟龍也算是發(fā)生在宋長明身邊的奇事了。
除此之外,關(guān)于天下大局,各方勢力的廝殺博弈,其結(jié)果也能夠在這書冊中發(fā)現(xiàn)記載。
就連不久前東萊一事,也有所描述。
同時,宋長明很是意外他的名號,也首次出現(xiàn)在了這江湖秘聞錄之中。
書冊里記載,二皇子楚景派出三路人馬,攻占東萊郡城,放任匪軍水幫幫眾在城中肆意劫掠,令城中數(shù)十萬百姓深陷水深火熱之中。
東萊龍刀客,單槍匹馬,一人一刀,夜斬定海水幫幫主姚一柱!再斬匪軍頭領(lǐng),昔日東滄三龍!最后于層層兵馬重圍之中,挑落常勝將軍薛伯言!
戰(zhàn)績斐然,以一己之力解救數(shù)十萬百姓于水火,此乃大義!
當(dāng)以俠士之名冠之!
雖描寫他的部分,筆墨不算太多,但寥寥幾句話,也將他渲染的極為正面。
一人救一城,這含金量不言而喻。
但事實上,后續(xù)若沒有郡守等人出謀劃策,統(tǒng)兵反攻,這城光憑他一人是萬萬救不下來的。
書冊里只記錄了他斬敵軍三巨頭,放大了他的功勞,讓他成為了這獨(dú)角戲中的主角,忽略了其他登場人物。將他所行之事這般大張旗鼓的記錄在冊,于宋長明而言,只能說有利有弊。
此事隨著這本秘聞錄的廣泛宣傳,必定會傳遍各地。
他那東萊龍刀客之名,也隨之要揚(yáng)名天下了!對于其他武人來說,揚(yáng)名立萬便是他們終身奮斗的追求目標(biāo),這事若是落到他們頭上,估計高興都還來不及。
但宋長明更多是考慮到于他不利的影響。
定海水幫和那匪軍,倒是不必多慮。
此事過后,這兩股人馬必然也再無存活的可能。
唯獨(dú)二皇子那邊,在這起事件中被塑造成了大反派的形象。
再加上宋長明斬殺了人家手里的大將,壞了對方的好事,這個仇怨自然也就結(jié)下了。
當(dāng)然,即便沒有珠璣閣的大肆傳播,二皇子知曉此事,知曉他的所作所為也是必然的。
他與二皇子勢力的矛盾,從他殺回郡城的那一刻就已經(jīng)注定了。
珠璣閣提起此事,至多算是在火上澆了把油。
“還沒離開東萊郡,倒是先將名氣打出去了”宋長明搖了搖頭。
名利中,他只對利感興趣,在名上,實際并沒有太多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