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宋長明自認做不到這般豁達,他人若是要殺他,無論何種理由,他都不會這般輕易放過,哪怕只是一個誤會。
“背負三十年的血海深仇,到頭來卻發(fā)現(xiàn)搞錯復(fù)仇對象了,當真是兒戲一般?!彼伍L明看著葛泰離去,只覺離譜。
“哈哈哈,這江湖便是如此,各種稀奇事每日都會上演,我觀此人雖愣頭了些,但卻是一個重情重義之人。信不信,今后我還會得一個好幫手。”柳丁生聽宋長明所說,不由大笑道。
“額,這”宋長明看著院中的一地尸體,說實話他還真不太信那個復(fù)仇之人,最終會選擇效忠自己原定的仇家。
而若換做是他,就算對方要誓死效忠,他也不敢嘗試收下這個過去三十年間都想要他命的人。
也不知是他太過于求穩(wěn),還是柳丁生的識人本事就是這般精準。
“前輩,此間事了,天色不早,我也該回去了?!彼伍L明說道。
“誒,這盤棋總要下完的。”柳丁生沒忘桌上下到一半的棋局,拉著宋長明不讓走。
就是今日仇家找上門,也沒有打擾到他下棋的興致。
最終,還是柳丁生棋藝更勝一籌,宋長明再一次落敗離去。
日子仍就一天天走著。
隨著氣候越來越熱,多日不降雨,今年隱隱有了大旱的征兆。
再加上五皇子因連年戰(zhàn)事,頻頻強征糧食,導致包括東萊郡在內(nèi)的周邊數(shù)郡,都陷入了糧食短缺的告急狀態(tài)。
于是,市面上一糧難求,城里城外陸續(xù)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饑民,餓死的人。
亂象也不可抑制的越發(fā)加劇起來。
飯都吃不飽的人,往往會做出更加極端的事。
而這場大旱更是很快席卷了大半個大瀚朝。
各州郡上表朝廷,希望能賑糧濟世,一道道奏折如雪片般飛入帝都云陵城。
但最終都石沉大海,半點回應(yīng)都沒有。
眼下新帝忙著跟那四王對線,國庫錢糧本就不充裕,哪會拿出來這個時候救濟百姓。
而隨著朝廷的這波不作為,也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民間起義了。
一個名為武盟的起義軍率先在北方揭竿而起,意圖推翻新皇。
緊接著,南方也出了一個起義軍,自稱理想國,聲勢比北方的武盟還要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