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鍋陳皮燉鴨煮好,擺到李衡的面前。
揭開盅蓋,一股醇厚的濃香撲鼻而來,湯水里的鴨肉煮至脫骨,每塊肉都飽吸了湯的精華,陳皮則被切成小塊,點綴其間,霎時好看。
李衡咽了咽口水,咳嗽一聲:“看你做的辛苦,本少卿就勉強吃上一口吧?!?/p>
陳桂芳道:“不吃拉低,收起你那官僚做派?!?/p>
李衡拍案而起:“你就這么對恩人?”
“你可算了吧,身為大理寺少卿,為民辦案乃是職責(zé),你怎么就想著別人報恩。照你這么說,狄公一生破了那么多大案,各個都找他報恩,報的完嗎?”陳桂芳也不慣著他,回嘴道。
段知微搖頭,給袁慎己舀了一碗湯,昨夜刮了一夜風(fēng),今日有些降溫,喝些湯驅(qū)寒最好不過,袁慎己接過,只覺這湯濃郁醇厚,又不膩。
當(dāng)下喝了一整碗。
段知微撐著頭看他,小聲道:“捉妖司接管了,那是不是說”
害人的是妖。
袁慎己握住她的手,猶豫一下還是道:“那兩個武侯好像看到了什么。”
武侯都歸屬金吾衛(wèi),因此袁慎己
春分與社日桑柘影斜春社……
不知為何浴佛節(jié)當(dāng)日有人被妖怪咬死的事情流傳了出去,整個長安城都籠罩在一陣恐懼之中。
寺廟、道觀的香火更盛了,市面上的天師符、鐘馗圖被搶購一空。
段大娘這么摳門一個人,也加了二十文銅錢才搶到一幅鐘馗圖。
畫上的鐘馗眼如點漆、唇如猩紅,穿著綠袍烏帽,看上去就是一副面目猙獰膽氣粗的模樣。
段大娘將鐘馗圖掛在廳堂間,在香案上還貢上了鮮紅的榴花和碧色的菖蒲。
段知微每每路過廳堂望見那畫,都有些膽兒顫,不過食客們都無所謂,甚至說食肆被鐘馗護著,令人覺著安心了不少。
唯一的受害者便是金華貓,它畢竟是妖,本來嘴里叼著偷來的咸魚干晃晃悠悠從正廳里晃過去,一抬頭望見那鐘馗圖便受了驚嚇,立刻弓起了背,渾身的毛都炸起來,嘴里兩聲低吼,而后一溜煙的跑了。
想來這鐘馗圖還是頗有些用的。
浴佛節(jié)之后很快便是社日,這節(jié)日概括來講便是對社神的祭祀活動,對于依賴土地過活的本朝人,春社、秋社都是大節(jié),因此食肆又忙碌了起來。
畢竟社日將至,來食肆訂社飯、社糕和婆餅的人一茬接一茬的來。
貴族家用的社飯比較復(fù)雜,什么羊肉、肚肺、鴨餅、姜瓜,切成片在飯上鋪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只是這樣成本過高,一般人家不會這么做。
長安各家食肆做出來的飯便簡單多了,菜肆很上道,一大早便迎著晨霧送來一車野蔥、青蒿、蒜苗。
煮社飯很麻煩,要將各色蔬菜洗凈切細,青蒿這種菜微微泛著苦澀。需要多次揉搓把苦水搓出來。
段知微取上一塊掛在房梁上的、肥瘦相間的臘肉放進油鍋里頭煎制,為了增香,她還加了兩勺子自制的豆豉醬。
最后臘肉與各色菜鋪到糯米飯上,撒上鹽燜煮幾分鐘便可以出鍋晾涼了。
段知微特意把社飯搬到了食肆門口,因為拌了豬油,社飯散發(fā)著誘人的光澤,里頭各色綠瑩瑩的青蒿碎與紅色的臘肉塊交織在糯米飯中,看上去很有春社那蓬勃的氣息,非常誘人。
食客們都很喜歡這社飯。青蒿去了苦味,吃起來有絲絲縷縷的甘甜與清新,切成小塊的臘肉在蒸煮過后,有濃郁的油脂滲出,浸潤到糯米與青蒿中,讓社飯多了層豐腴與香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