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霧都帶著絲絲涼意。她深吸一口清新空氣,整個人都神清氣爽起來。
袁慎己也換好了值守的盔甲,輕輕捏一下她的臉蛋:“今日值守,明日早晨我便回來?!?/p>
接著從后門匆匆離去。
阿盤正在打井水,問她:“今日袁都尉怎么從后門走了?!?/p>
段知微笑得前仰后合:“我們英明神武的袁都尉啊,遭不住孩子們的圍攻,意欲棄甲潛逃了?!?/p>
阿盤反應(yīng)了一會兒才知道她在說什么,默默把盆里的水倒在黃土地上,而后也沒忍住笑了起來。
今日的朝食是豆沙饅頭與熱豆?jié){。
食肆的豆沙饅頭一個個包的白白胖胖的躺在蒸籠里,豆沙香甜氣息伴隨著白色蒸汽飄出去老遠。
正是紅豆可采擷的時候,段知微在西市挑選了最好的那種紅豆,耐著性子慢慢將紅豆磨成了沒顆粒的豆沙,那質(zhì)地細膩綿密又順滑、里頭還放了些胡油炒香的松子仁。
段知微把饅頭掰開,里頭的豆沙餡棕紅誘人,豆沙的甜香與松子堅果香相互交融,十分的香甜。
宣陽坊的孩童們愛吃甜食,最愛的便是食肆的豆沙饅頭,都緊握銅錢來排隊,而后探頭探腦望一眼在蒸籠前忙得腳不沾地的段知微。
“怎么都這么看我啊,有話直說啊?!倍沃⒌皖^看到一群小人眼巴巴看她,覺得有趣,也知道他們想問什么,故意裝作不知道逗他們。
孩童們的老大慢慢往前挪幾步:“段娘子,袁都尉今天還回來嗎?”
段知微聳聳肩,頗為遺憾道:“他今日要在朱雀街巡防?!?/p>
孩子們失落的低頭。
“不過他明日就回來了。”段知微趕緊加上一句。
孩子們歡呼一聲,一人手拿一只滾燙的、冒著熱氣的豆沙饅頭,跑遠了。
千秋節(jié)在即,安息國遣了使者獻上六頭獅子和一箱子符撥,長安人民只在佛經(jīng)中聽過獅子的故事,從沒見過真正的獅子,都紛紛擠到通化門去看熱鬧。
在佛經(jīng)中、獅子本為護法之物,備受長安人民的追捧和喜愛,無奈這個安息國做事還挺神秘,把裝獅子的籠子用青布裹得嚴嚴實實,人們只能聽到幾聲野獸的咆哮,看不清獅子的模樣,都覺得有些掃興。
袁慎己正巧接到了這份護衛(wèi)工作,一直陪著使臣將獅子們安置到宮中的獸苑里,因此有幸親眼看到了獅子的模樣。
這就導(dǎo)致袁慎己突然成了眾人、特別是小孩的崇拜對象。
每晚回了食肆,他都得面對一群孩子的崇拜目光,而后硬著頭皮給他們描述獅子是什么模樣、與佛像中的畫獅有什么區(qū)別。
“獅子是吃肉還是吃素?”
“獅子真的腳踏祥云嗎?”
“安息國把獅子捉到長安來,可是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啊,菩薩不會生氣嗎?”
他們的問題開始越來越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