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周遭城池的同僚們到了之后,
都各自尋親訪友。
大陳官員也就這么幾個,
每年的進士基本都是同窗,就算是不曾在一個部下一起公事,
多多少少也彼此聽說過,再加上大陳基本都是士族聯(lián)姻,所以七拐八拐,都能搭上關系。
人一多,熱鬧就多,
一時之間,整個南云城處處喧囂,婚禮還開始之前的幾日,
南云城的個個府宅里都辦宴。
等到鎮(zhèn)南王府喜宴開,寶馬香車鋪滿路,歡喜賓客聯(lián)袂來。
鎮(zhèn)南王府坐落在南云城的最中心,此一整個坊市都為鎮(zhèn)南王府的麾下,說是王府,但實則有親兵駐扎,與一個軍事營地相差不大,府門前竟然還高立著哨塔,王府大,素來有去天五尺之名號,原本只是占地廣、樓墻高,并不算富麗堂皇,只有大片大片的石板鋪地,但自要辦婚事之后,整個鎮(zhèn)南王府都換了個模樣。
平日里若是小宴,便選做前廳而辦,但今日人多,便直接露天而席,先在四方墻根下?lián)纹鹬窀?,再在竹竿上綁起來一條條絲綢,頭頂上支掛起來一片片南云城特有的彩色絲綢來遮擋烈陽,互相勾搭出來一個絲綢罩子,將整個院子罩上。
彩綢上還繡縫鈴鐺,風一吹,絲綢飄舞,鈴鐺搖晃,人一行進來,抬頭一望,就能在各種顏色的彩綢的縫隙中看見湛藍的天和飄動的云。
彩綢其下擺著各個桌椅,供來客歇息,一條紅艷艷的絲綢毯子從正門口直接橫穿院落,鋪入前廳殿內(nèi)。
來客自院外而來,下馬車,抬頭一望,便瞧見大門前掛上了紅彤彤的燈籠,貼了喜字,就連進門的臺階上都用上等紅綢細細的鑿鋪而成,其上有金絲纏繞,陽光一曬,瞧著金紅一片,鎮(zhèn)南王身穿喜袍,立在府門前迎客。
每一位客都提著重禮而來,按著身份挨個進府門。
一聲聲祝福,匯聚成蜿蜒的河流,幾乎將楚珩都淹沒了,他人站在門口,抬頭望著天,只盼望時辰走的再快一點,天早一點黑,他想早些見到秦禪月。
大陳的婚事一般都是晨起便忙活,但是到了晚間才去迎新娘子,婚字同昏,自古以來流傳下來的老說法便是晨昏交時之時,新娘子進門之日,象征一個府門入了新人,往后都是不一樣的日子。
大喜,大喜。
賓客齊聚鎮(zhèn)南王府,熱熱鬧鬧了一整日,等到天邊擦了黑,院落中的綢帳便扯下來,便能瞧見漫天夕陽,霞光燦爛。
在這一片霞光之間,鎮(zhèn)南王開始拜祖。
拜過先輩父母,便可以去接新婦回府了,尋常人家是堂前拜父母,但鎮(zhèn)南王父母早亡,所以只拜了牌位。
不曾用來待客的前廳擺滿了密密麻麻的牌位,多數(shù)都是他們秦家軍的親戚,每一個都是楚珩的長輩,今日與天同喜,只當有他的長輩們一份兒。
旁人可能會覺得這些牌位晦氣,大喜的日子擺上這些不合適,但楚珩從不這么覺得,他們秦家軍的兵行得正站得直,一輩子保家衛(wèi)國死在戰(zhàn)場上,他們來參喜宴,只會增光。
如同秦禪月受了難就要去佛塔間跪拜一樣,楚珩有了喜事,也要第一個告知先靈。
楚珩挨個拜過,為每一位不曾親臨來此的長輩送上喜訊,倒一杯清酒,輪到秦老將軍的牌位的時候,楚珩細細的瞧了一會兒,低聲的喚了一聲:“父親。”
養(yǎng)父沒有回應,只有清酒在杯中蕩起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