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太太心里隱隱有幾分失望,臉上卻是沒帶出來,只是笑著拉住沈氏的手道:“早就想請大姐進(jìn)門一敘,只是各廂忙碌,也沒個由頭。幸得今是我生日,大姐既肯賞光,自是我家之幸?!?/p>
“年太太有心,更是我之幸事。”沈氏笑著說著。
說笑著進(jìn)了屋,解了大衣分次坐下,沈氏看年太太這三間正房,雅而不俗。又看年太太衣著打扮,周婆子說年太太是某處貴女嫁過來的,倒是有可能,要么就是名門貴妾。
除了年太太之外,還有一名衣著鮮艷的少女以及兩位少婦。少女就是年小姐,沈氏細(xì)細(xì)打量,周婆子雖然夸張了些,不過年大姑娘長相舉止確實(shí)不錯,行動舉止也不見絲毫拘謹(jǐn)。
“我這女兒被我從小寵壞了,受不得苦,我都不知道要拿她如何辦好了?!蹦晏@說著,看向沈氏又道:“我這女兒要是有大姐一半能耐,我也放心了?!边@是年太太的真心話,鄉(xiāng)野民間不比京中權(quán)貴,后院里想鎮(zhèn)的住,靠的是女人的能耐。
“年太太這話夸的,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回了?!鄙蚴闲χ?,復(fù)又看向年太太身邊的兩位婦人,其中一位她認(rèn)識,就是當(dāng)時大鬧的胡氏。另外一位卻是眼生,要不是她穿著鮮艷,沈氏真當(dāng)她是丫頭了。
年太太笑著介紹,語氣不似剛才說起年小姐那樣,有幾分嘆氣,淡道:“這是我大兒媳婦江氏。”
江氏上前見了禮,然后一臉懦切的退了下去。
沈氏昨天聽周婆子說起江氏來,但怎么也沒想到她竟然真的如此。想想胡氏的能耐,只怕江氏的日子不好過。權(quán)貴之家對于正妻總得顧臉面,商戶哪里還用如此顧忌,簡單來說,除了正妻的身份外,女人在后院中還得有點(diǎn)實(shí)際用處。
娘家強(qiáng),會生兒子,有本事或者有錢,震的住后院,管的了男人。不求樣樣齊全,但要是一樣沒有,這正妻也許不會下堂,但可以進(jìn)佛堂敲經(jīng)念佛了。規(guī)矩禮節(jié)不全,給了強(qiáng)勢女子機(jī)會,同時也會斷軟弱女子的活路。就像胡氏再嫁給卷走前夫的財產(chǎn),換個人也許連嫁妝都保不住。
閑話一會即要開席,眾人到了花廳里,江家又叫了兩個歌伎彈唱,吃席說笑倒也自在。坐到半下午要走時,沈氏又打賞兩個歌伎每人一兩銀子,年太太起身留她。沈氏卻是笑著道:“擾了年太太大半日,眼看著外頭雪花都要飄起來了,天黑路滑不好走。”
年太太看看外面天色,也不再留沈氏,又約了年后一起吃酒席,沈氏當(dāng)即笑著答應(yīng)。雪花越來越大,沈氏不讓年太太出門去送,年太太只讓江氏和年小姐去送。
小丫頭撐著傘,走的又是游廊,到上轎的時候,沈氏身上仍然飄到不少雪花。轎夫抬起轎子,從沈家到年家還真有一段路,正走到半路,沈氏轎中坐的好好的,突然猛的一頓,轎子當(dāng)即落地把沈氏嚇了一大跳。
“大姐,轎夫滑了一腳,看樣子是扭到腳了。”旁邊婆子說著。
崔正均
一個轎夫扭了腳,根本就走不得路。隨轎的倒是有個小廝,沈氏卻沒繼續(xù)坐轎。雪己經(jīng)把地面鋪白,路是有點(diǎn)滑,除了付了轎子錢,沈氏另給了幾百錢讓轎夫去看腳。丫頭把傘撐起來,沈氏卻是自己接過來自己打,讓丫頭和婆子另打一把。
身邊婆子倒是說讓小廝再去雇了車轎來,沈氏卻說不用了。己經(jīng)走了一半路程,接下來的一半路走回去就好了,又不是沒走過。
雖然天冷但地滑也不敢走快。漫天飛雪下著,撐傘慢走,倒也別一番心情。行至轉(zhuǎn)彎處,不誠心跟人打了一個照面,撞到雖不至于,彼此也都嚇了一大跳,沈氏抬頭看去,是個二十來歲的青年,長身玉立,樣貌俊朗,布衣素服,一把紙傘。
雖然不認(rèn)得,沈氏卻也聞得他身上的書香氣息,這排場氣質(zhì),絕對是讀書識字的。對方似乎也愣了一下,卻是頷首點(diǎn)頭,隨即自己饒開。沈氏也微微一笑,隨即繼續(xù)前行。
走到家里時天色己經(jīng)黑了,換了衣服去了釵環(huán),沈氏也覺得輕松許多。喝了口熱茶,廚房送來碗飯,剛吃完,沈強(qiáng)就回來了。酒樓己經(jīng)關(guān)門歇業(yè),沈強(qiáng)這是去幾個老伙計家里吃酒兼送年終獎,錢財上不虧人家,人情上更做到位,這樣才能摟住人的心。
沈強(qiáng)喝的臉通紅,醉倒是沒醉,沈氏給沈強(qiáng)倒上茶。沈強(qiáng)也把今天的工作情況如實(shí)匯報,賓主盡歡,同時還聽伙計說了一個消息,南街有家店面想要盤出。
原老板姓崔,原籍京城,幾十年前來到淮陽,娶到的倒是淮陽的姑娘。生下一子兩女,媳婦去世的早,崔老爺也沒再娶,把娘家妹子接過去照應(yīng)。兩女兒均己出嫁,獨(dú)子崔正均今年二十三歲尚未成親。
崔家雖然是商戶之家,崔正均卻是個讀書的,從小書就讀的好,十來的歲的時候就考中秀才,但一直到現(xiàn)在連這個舉人都沒考中。不過崔正均并沒有因此氣餒過,還是全心全力的讀書,崔老爺對這個兒子也是全力支持。
大半年前崔家姑奶奶病世,三個月前崔老爺也去了。崔家本來就不是富裕的人家,兩個長輩的去世,操辦后事花去不少。再加上崔正均太過用心讀書,對于生意上的事情不太清楚,所以現(xiàn)在崔老爺一去世,崔正均就面臨著盤店的問題。
是間布店,沈強(qiáng)和沈氏都去逛過,店面位置好,地方也不小,但后面空間其實(shí)很大,是個小染坊。且聽老伙計說,崔老爺雖然忠厚有余,靈活不足,但也就因?yàn)閴蛑液?,生意做的不好不壞,至少名聲很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