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被艟爸f著,公務(wù)是忙不完的。
柳月娘出嫁(上)
思蕓和思真都愣了一下,思蕓先反應(yīng)過來了,笑著道:“想是那柳姨娘惹了妹妹不快,嫁出去也好,以后尋兩個絕色丫頭,由妹夫收房也妥當(dāng)?!毖绢^扶正的妾室,這是最容易拿捏的。
思宸笑了起來,知道思蕓誤會了,笑著道:“姐姐誤會了,真是老爺?shù)囊馑??!彼譀]吃撐,怎么會主動提發(fā)嫁柳月娘。不過霍景之交待了,她領(lǐng)旨照辦。
思蕓和思真又是一愣,真是沒想到霍景之有這個氣度,這確實是比較少見的。正式進門的妾室,不是歌伎貓狗之流,自己用過了,哪怕以后再不喜歡,不再踏她的門,也得讓對方給他守一輩子。
思蕓想了想,臉上有幾分為難,猶豫的道:“其實也沒必要把柳月娘嫁出去?!?/p>
房中妾室由主母嫁出去,這是常有的事。妾室進門結(jié)契書,其本意就是賣女兒。但柳月娘的身份有點不同,而且還要搭上萬兩銀子。說實話,后宅中養(yǎng)中妾室真花不了多少錢,搭的這一萬銀子嫁妝差不多就能養(yǎng)柳月娘一輩子了。
像柳月娘現(xiàn)在的情況,男人既不喜歡了,又占了妾室的名額。男人納妾一般都是憑喜歡的,名額也沒有一定的限制,但要是房中妾室太多,尤其是霍景之樣的官員,難免會被人議論。
思宸房中己經(jīng)有兩個名正言順的貴妾,方姨娘年齡大了,年長色衰,未必能得霍景之喜歡;再多一個柳月娘,不得霍景之喜歡,又占著名額。
房中就是少了函哥,還有三個兒子,思宸現(xiàn)在還大著肚子。沒有子嗣壓力,妾室有兩名,霍景之就是再想納幾房,也得考慮一下。要是把柳月娘嫁了,屋里只有一個年長妾室,霍景之馬上再納一妾也很平常。就讓柳月娘在后院里住著,占著這個妾室的名份,這樣對思宸才有利。
思宸明白思蕓的意思,卻是笑著道:“這是老爺?shù)囊馑迹履镞€不到二十歲,老爺是不想她年華虛度。”這是霍景之的好意,她并不想陽奉陰違。而且論手段心計思宸不可能是霍景之的對手,那就好好把差事干好,別動不必要的心思。
思蕓和思真都不由的點點頭,她們都是己婚婦人,明白其中道理。還不到二十歲女人,要是男人都不想再進門,還沒有孩子,那日子確實太難過了。
思宸笑著又道:“那就麻煩三姐夫和七妹夫,外出行商的時候,人品不錯的小商戶,或者能干的管事掌柜,家境看著也不錯的,就把親事定下來,我也算是不負老爺?shù)慕淮!?/p>
何大老爺和邱老爺都是可靠的人,他們保證的人品,應(yīng)該錯不了。不然她一個不出門二門的婦人,就是想打聽,能打聽誰。以柳月娘的條件,就是有萬兩銀子當(dāng)嫁妝,也嫁不了很好的人家,所以提前把條件列清楚,也算是有個范圍。
思真想了想道:“要是不在青陽尋,只怕還要些時日?!彪m然商人經(jīng)常外出行商,但不是本地人,接觸的總是少些。
“這事并不急,老爺?shù)娜纹谶€有一年半時間,只要這段時間內(nèi)把她嫁出去就好了。其實在京城出嫁也可以的,但是柳月娘的嫡母有點……就想著讓她嫁的離京城遠點。”思宸說著,要是把柳月娘嫁的離娘家近了,三爺就是她的前車之鑒。
思真和思蕓都明白了,但凡還要點臉面,嫡母行事厚道點的,怎么也不會把女兒賣進去妾室。雖然是主人做主發(fā)嫁,娘家人不敢吭聲,但嫁過去之后,這都是正經(jīng)親戚了,因為婆婆,丈母娘毀姻緣的可不在少數(shù)。
思蕓笑著道:“妹妹放心吧,我和七妹妹都幫你瞧著,定能找戶不錯的人家?!毕肽橇履镌彩菄鰜淼男〗悖?dāng)妾己經(jīng)是人生一大慘事,后來又沒了兒子,更是慘上加慘。只望這兩件事過去,她嫁得一如意郎君,也把以前那些慘事抵消了。
“對了,三哥現(xiàn)在何處?”思宸問著,她離開青陽時思真己經(jīng)嫁人,三爺卻還在霍家住著,當(dāng)時正值函哥歿了,思宸也顧不上管。這趟回來時卻不見三爺人,估計不是去了何家就是去了邱家。
提到三爺,思宸嘆了口氣,思宸回京城不久。思蕓,思真再加上三爺一行就去找沈氏了,找到沈氏很容易,但不管怎么說,哪怕是三書六禮再娶一回,沈氏都不同意復(fù)合。沈氏被思蕓纏的沒辦法了,最后也悄悄的跟思蕓說了實話,沈氏不同意復(fù)合的根本原因是三爺不能生育。
這話不是沈氏憑空猜想,是沈氏借給三爺治小病癥之機請了大夫診脈診出來的,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性,只能說希望比較低,得有思想準備。三爺也知道,只是不育這事不好張揚,兩人都守口如瓶。
沈氏和三爺?shù)母星榧旱饺绫某潭?,要是有個孩子,不管是沈氏生的,還是妾室生下來抱過來養(yǎng)的,那沈氏總有一個慰藉,現(xiàn)在連個孩子都得去過繼,沈氏怎么會愿意。
過繼子嗣,不是大街上撿一個孩子就行的,得宗族同意認證。而且過繼是以血親為主,就是說,過繼的首選是親叔伯的孩子;親叔伯子嗣里頭沒有合適,那就是堂叔伯,然后再依次推類退,宗族那么大,總是有合適的。
就說三爺,要過繼子嗣,首先選的就是二爺?shù)膬鹤?。而且有沒有子嗣這種說法,不是太醫(yī)診一下就行的。這個一般都要到老的時候才判定,比如前朝法律有云,正妻五十無所出才能因為無后休妻,所以關(guān)于子嗣的判斷,不在于大夫的診斷,而是看實際能不能生出來。
三爺就是要過繼孩子,也要到年齡很大確定生不出來的時候。那時候沈氏肯定也老了,雖然過繼的子嗣要認沈氏和三爺為親生父母,也得當(dāng)他們是親生父母那樣孝順,但實際操作的時候還是有很多問題。
那時候沈氏的年齡也大了,沈氏不想自己辛苦一輩子掙分家業(yè)無親子繼承不說,還可能跟繼子辛苦的爭家業(yè),弄不好還會被掃地出門,那樣的一生真是個碗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