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年僅兩歲還在襁褓中的朱梓之外,朱元璋目前所有的兒子,全都進入楓蘭縣學,希望能跟大哥一樣,從這個神奇的七品縣令身上,學到一些不同尋常的本領。
今天的數論課上完,又到了《聞史》的時間。
秦楓換了一身長衫,有別于身為縣令的官服,儼然已經是資深的教書先生,目視著教室內一一百多雙明亮的眼睛,微笑道:
“上節(jié)課我們說到,大秦滅亡,國祚僅一十五年。”
“哪位同學可以說一說,秦亡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這種課堂提問,已經是秦老師的習慣了。
不過,能進入楓蘭縣學讀書的孩子,都很刻苦,不存在一問三不知的局面,秦楓的問題剛一拋出來,立刻就有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道:
(請)
楓蘭縣學的皇子新生團
“因為胡亥無能!”
“因為李斯矯詔!”
“因為趙高指鹿為馬……”
很好!
秦楓滿意地點點頭,孩子們踴躍積極,也將之前課堂上說的東西,基本上都記在心里。
這就夠了。
大秦滅亡的原因當然很復雜,但是跟這些只有七八歲的孩子講述歷史功過,講得太深反而不妥,倒不如讓他們姑且把癥結都歸于秦二世,這樣易于理解。
至于更深層的那些本質原因,待孩子們長大了,有了更廣博的學問,更強的思辨能力,自然能從浩如煙海的歷史記載中,慢慢找到真正的答案,或者說屬于他們每個人的答案。
【秦朝統(tǒng)一之后,百姓渴望的是社會安寧,休養(yǎng)生息,但秦始皇過分動用民力,以誅罰苛刻的秦律來強行約束百姓,其橫征暴斂已經遠遠超出了社會所能承受的極限。】
【同時,秦始皇雖雄才大略,但他在長期群雄逐鹿中積累的戰(zhàn)斗經驗,并不完全適合一個大一統(tǒng)帝國平穩(wěn)發(fā)展的需要。或許嬴政有能力能夠審時度勢,改弦易轍,只可惜天不假年,偏又讓權柄落在胡亥等人手中,最終導致了社會矛盾的激化,造成普天之下民怨沸騰的局面,不可收拾……】
秦楓的心聲,沒有說給這些年齡幼小的孩子們聽。
但教室外蒙著破氈帽像是早就睡著了的“毛老爹”,卻是心中一凜。
之前的心聲中,朱元璋知道,秦楓對于秦始皇嬴政,是十分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