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鑾殿上,秦楓拜見朱元璋
朱元璋很高興。
此次遠征日本,大獲全勝,將日本全境都變成了海外行省,設布政司。
前元損兵折將也沒做到的事情,大明卻一蹴而就,順暢得甚至遠超預期。
五萬人的遠征軍,損失了僅僅不到五分之一。
實際上,若是能早一點啟用秦楓創(chuàng)造的那個鴛鴦陣,連這五分之一的損耗都不可能有,甚至可以做到兵不血刃就拿下日本島!
尤其是不久前,從日本方面?zhèn)鱽硐?,說是劉伯溫果然神機妙算,在日本島上真的發(fā)掘出了儲量驚人的銀礦。
秦楓親筆寫的奏折上說明,這座銀礦經過發(fā)掘、精煉的一系列過程,保守估計,每年能夠產出白銀百萬兩!
一百萬兩啊!
一百萬啊一百萬!
要知道,經過兩次大戰(zhàn),國庫空虛,就連這次遠征所需的銀兩,都是迫不得已用了大明國債的方式,才勉強湊夠。
現在,一下子來了一百萬兩白銀,還是每年穩(wěn)定產出!
解決大問題了!
秦楓的功勞之大,簡直可以裂土封王!
只有朱元璋知道,倘若沒有秦楓的心聲,他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去攻打日本,畢竟怎么看那都是個勞民傷財的賠本生意,雖然那些倭人欺軟怕硬的嘴臉令人厭煩,但朱元璋還是已經將其列做不征之國,不打算跟化外蠻夷一般見識。
但現在看來,征得好!征得妙!
征來這每年百萬兩白銀,大明就能建立極其穩(wěn)健的平準庫,將攤役入畝這一利國利民的國策,推廣向全國。
秦楓,勞苦功高!
若是換了別人,這個代理的布政使,早就扶正,雖然之前只是七品,但不論是鴛鴦陣的功勞,還是發(fā)掘銀礦的貢獻,都當得起任何擢升封賞。
但是秦楓的話……
朱元璋就有點為難。
這幾個月,難熬?。?/p>
忽然間聽不到心聲,讓朱元璋的生活里仿佛缺了一塊,心里沒著沒落的。
剛巧,秦楓的奏折里,請求回國,這倒是跟朱元璋想到一塊去了。
朱元璋毫不猶豫地同意了秦楓的請求,讓他帶著首批精煉完成的銀兩,回返大明。
秦大人要回來了!
這個消息,在大明朝堂上層的圈子里,迅速蔓延開來。
現在誰不知道,秦楓憑借在遠征日本時立下的大功,已經從七品縣令搖身一變成了從二品的布政使,雖然跟六部主官還差了半格,但已經凌駕于九卿之上!
這樣的新貴,就算不去巴結,誰還不想著親近親近,至少也不要得罪了。
若是日后再有功勞入了皇帝的眼……以這秦楓的年齡來說,以后封個國公都不無可能!
于是,各位朝廷大員,都默默準備了一份厚禮,只待秦楓一到,立刻登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