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日子,憋屈是憋屈了點,但忍個幾年,找個機(jī)會辭官告老,這些年攢下的錢,倒也足夠下半輩子花用的了。
唯一的問題在于……
秦楓能讓自己如愿么?
叢重眉宇間的憂色,越來越沉凝,在寒風(fēng)中快要擰成一個冰疙瘩,久久也紓解不開。
從今往后,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只要秦楓還在,被他拿捏住的命脈,就像隨時都能落下來的屠刀一樣,人家想什么時候砍死你,就是舉手間的事兒。
自己倒是愿意服從,聽話。
但誰知道這秦楓是怎么想的。
現(xiàn)在大明朝缺官,也還罷了。
待科舉過后,各地人才如春筍般涌現(xiàn)出來,到時候秦楓來個卸磨殺驢,把這些有污點的縣令全都處理掉,到那時候可真是萬事皆休,欲求一個告老還鄉(xiāng)的結(jié)局,亦不可得了。
不行!
我叢重寒窗苦讀十年,方有今日的官位,豈能因為這樣一個不守規(guī)矩的年輕人,就全都?xì)Я耍?/p>
(請)
朱元璋又去淳化了
把命運放在別人手中,終究是很不妥當(dāng)!
人家連丞相都沒放過,會在意你這么個小小七品縣令么?
倒不如,來個魚死網(wǎng)破!
叢重呼出的氣息,越來越灼熱,竟然將臉上的冰碴子漸漸融化,眼眸中的陰鷙狠厲之色,也越來越清晰。
……
朱元璋出宮了。
這段日子,可是把老朱憋得太狠。
首先是大明科舉,事關(guān)重大,朱元璋身為大明皇帝,又習(xí)慣了親力親為,為此把自己關(guān)在深宮中,一連數(shù)日,幾乎是不眠不休。
好不容易忙里偷閑,出宮一趟,又遇上胡惟庸這檔子事兒。
從秦楓的心聲中,朱元璋得知胡惟庸這廝將來竟然能成為禍患,于是索性將其連根拔起。
不管怎么說,胡惟庸作為中書省左丞相,哪怕才做了幾個月的丞相,之前在朝堂中的經(jīng)營也已經(jīng)非同小可,殺一個胡惟庸容易,但要維持政局穩(wěn)定,不留任何隱患,又讓朱元璋很是忙碌了一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