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令下,原本就噤若寒蟬的小太監(jiān),哪敢多嘴,立刻飛一般地去了。
不多時,京城內(nèi)楊容府邸,年歲不輕的刑部尚書楊大人,一聲慘叫:“禍事了??!”
聽說,陛下今天極為震怒,甚至在召見自己之前,還曾拍案怒吼“瘋了!簡直是瘋了!”……
雖然一時想不到自己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讓皇帝如此光火,但楊容覺得,自己這輩子可能也就這樣了。
交代完后事之后,楊容整頓衣裳,匆匆入宮。
“楊愛卿,當(dāng)年你起草《大明律》,為何未將官員貪污,列為不赦罪之一?”朱元璋見到刑部尚書,果然神色不善,劈頭就問。
還好,不是劈頭。
楊容一愣,但稍稍放心,既然圣上還有意垂詢,那或許我的命還可以搶救。
“啟稟陛下!”雖然年歲不輕,但楊容知道這是要命的時刻,拼命轉(zhuǎn)動大腦,小心翼翼地說道:“是臣的過失!臣一念之差,犯下如此大的疏忽,請陛下降罪!”
這就是楊容的聰明之處了。
就這種情況,說什么都是白搭,尤其是當(dāng)年這大明律,是他楊容自己起草的嗎,他長多大個腦袋?分明是皇帝陛下為主,他最多就是從旁提些建議,然后負責(zé)整理成文字罷了。
可是現(xiàn)在,陛下有意興師問罪,當(dāng)然不能把責(zé)任推到陛下頭上,那自己的頭還有什么用,不如砍了。
現(xiàn)在最關(guān)鍵的,就是自己把責(zé)任給擔(dān)了,或許陛下滿意之余,自己還能保命。
“哼!”朱元璋當(dāng)然沒有老糊涂到忘了此事,但當(dāng)時大明律沿襲唐律,雖然有改動,卻并未改變唐律中原本定下的十樁“不赦之罪”。
現(xiàn)在,既然楊容主動攬責(zé),朱元璋便點了點頭,沒好氣地說道:“著令刑部尚書楊容,立刻修改《大明律》,凡我大明官員,貪贓枉法,魚肉百姓者,殺無赦!”
“臣,遵旨!”楊容大喜,但表面上不動聲色,躬身領(lǐng)旨,暗想這是哪個不長眼的貪官事發(fā)了,讓皇帝發(fā)這么大的火氣。
打發(fā)走了楊容之后,朱元璋雖然怒氣稍減,但一看到桌案上奏折上那些洋洋灑灑的罪名,再次涌起恨意。
畢竟,童年陰影,沒那么容易消弭的。
斬監(jiān)候?
不可能!
斬立決?
好像也差點力度。
那么,滿門抄斬,戶滅九族呢?好像只是貪污的話,又有點夠不上,若是貪污就給到這么恐怖的罪名,那么謀逆大罪,反而顯得懲戒力度不夠,將會引發(fā)更不可測的后果。
但貪污,卻依然是朱元璋最痛恨的事啊!
絕不能便宜了這個叢重!
朱元璋沉思許久,終于眼神漸漸泛起狠厲之色,再次揚聲叫道:“毛驤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