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雖然這么說,但皇帝陛下在高高在上的寶座上,站起身來,伸出手來,宛若當年他在路邊伸出那個破碗一樣,現(xiàn)在卻是無人再敢給他一個白眼,或者是嗤之以鼻。
這個飯,討得硬氣!
而且,人家皇帝陛下都煞費苦心,編了這么一番說辭,連誠意伯劉伯溫都貢獻出全部家產(chǎn),來證明自己的“掐指一算”了,其他人還敢不老實配合?
誰敢用自己全家老小的人頭,來試一試皇帝新組建的錦衣衛(wèi),腰刀是否鋒利?
于是,皇帝一提頭,劉伯溫一配合,其他眾臣雖然都是苦著臉,捏著鼻子,但也都紛紛解囊,假裝出高興的樣子,掀起了一股搶購大明國債的熱潮……
嘁!
朱元璋看著,不禁心中不滿。
他可是親眼見過淳化縣縣衙門口,無數(shù)老百姓推著車扛著糧袋子,爭先恐后交糧的場面。
那真是人山人海??!
甚至都引發(fā)了意外事故,把鄭吳先生的腿給砸傷了。
當時那架勢,好像生怕自己家的糧食交不上去,吃了天大的虧一樣。
再看看現(xiàn)在這些貨!
(請)
大明國債,朱元璋的挫敗感
朱元璋知道他們有錢,畢竟這一路打天下走到今天,不管是通過什么途徑都好,既然身居高位,誰還不知道給自己攢一份家業(yè)?
要是打天下之前,一貧如洗。
打天下之后,還是一貧如洗。
那這天下,不就白打了嗎?
雖然朱元璋沒做過統(tǒng)計,但粗略也算得出來,現(xiàn)在這些狡猾的家伙,言之鑿鑿說已經(jīng)“傾家蕩產(chǎn)”的那個數(shù)字,距離他們真正的家底,至少還差了好幾倍!
不過,既然大概造船的費用也能湊齊,朱元璋也不去較這個真。
只是覺得……自己以堂堂大明皇帝之尊,把整個大明朝廷的信用都拿出來做擔保,居然還比不過一個區(qū)區(qū)的淳化縣令。
真是……太有挫敗感了!
一生少有敗績,從破碗開局到天下一統(tǒng)的明太祖朱元璋,首次有了這種強烈的挫敗感。
帶來這份挫敗感的,只是一個小小的七品縣令而已。
他去到淳化縣,也才不到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