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不由在心里嘆了口氣,老四平日跟自己疏遠,大概只是已經(jīng)找不到更好的相處方式了,他心里還是始終惦記著自己這位額娘的。
德妃突然想起老四小時候,站在永和宮門口想進來見自己,又踟躕不前的樣子。
“哎,孩子們都有嬤嬤照顧,哪兒能累到臣妾,該讓三個孩子都到臣妾這邊來才是,何必麻煩太后跟和妃妹妹?!钡洛Φ?。
康熙在心里哼了聲,母子之間別扭這么多年,終究還得他這個當阿瑪?shù)某鲴R。
“你就別逞強了,多少年沒帶過孩子,一下來三個,你又要頭疼。再說皇額娘早惦記著小云安呢,一聽她進宮來,立刻就派人到澹寧居接人了?!?/p>
弘歷笑瞇瞇道:“瑪嬤,明兒我?guī)Ш霑兒驮瓢裁妹脕斫o您請安?!?/p>
“好好好,”德妃笑著答應,看弘歷的眼神都和下午不一樣了,“明兒你想吃什么?瑪嬤讓小廚房提前準備著?!?/p>
云安都準備睡覺了,系統(tǒng)突然提示,給皇瑪法加了五十點生命值,四哥也有五十點,瑪嬤有二十點。
云安迷迷糊糊的想,看來四哥在瑪嬤那里過的不錯。
這樣她就放心了,至于生命值的原因,她已經(jīng)懶得追究,畢竟隨著她長大,小心愿越來越多,連她都經(jīng)常忘記自己許過什么愿望。
說不定等明天見了四哥五哥就知道答案了。
康熙住到暢春園,在尚書房讀書的皇子皇孫們也都跟著挪到這邊的無逸齋。
弘歷、弘晝本來明年才到進尚書房的年紀,但因被康熙帶進宮來,倆小孩就提前認識了尚書房的叔叔和堂兄們,當然還有他們家的三哥弘時。
弘歷、弘晝和云安都在暢春園,現(xiàn)在家里就郡主和弘時倆孩子,弘時昨晚回去,就被李氏拉到房中好一頓念叨。大意就是雍王府的孩子一個兩個都得了太后和皇上的喜歡,連郡主都能跟著德妃去湯泉,就他不受皇上待見。
皇上來圓明園一趟,提都沒提弘時,李氏越想越難受,懷疑弘時在尚書房是不是表現(xiàn)不好。
弘時很冤,他最近已經(jīng)很努力了好嗎?都沒敢偷偷看話本,才勉強跟上了尚書房的進度。
至于皇瑪法不提他,他倒覺得不是壞事,至少說明他沒在尚書房干什么出格的事兒,否則皇瑪法早就告訴阿瑪了。
李氏被盲目樂觀的兒子搞得沒脾氣,嘮嘮叨叨讓他加倍用功后,最后還不忘叮囑他多照應一下弘歷、弘晝。
雖然她看不上那兩個小崽子,但皇上和王爺都喜歡那倆孩子,倆小孩以后前途不可限量。自家兒子沒本事,就該跟弟弟們搞好關系。
像弘晝走的就是這個路線,自己沒什么過人之處,全靠跟弘歷形影不離,才多得了皇上和王爺?shù)年P注。
她從前還對耿氏母子這樣的策略很不屑,但現(xiàn)在自家兒子實在是太平平無奇,她只能無奈選擇這條路。
弘時還不知道額娘的考慮,只覺得弘歷、弘晝倆小蘿卜頭混在無逸齋有點格格不入,一定不能讓這倆小屁孩被人欺負,否則就是丟他雍王府三阿哥的臉。
然而,當弘時背完昨日的功課,去看另一個房間的弟弟時,卻見幾位師父圍在弘歷座位邊上。
“弘歷小阿哥這字寫得可真好,已見幾分氣韻在里面了?!?/p>
“是啊,一看平日就沒少下功夫?!?/p>
“更難得的是小阿哥竟然已經(jīng)背完了《論語》開始讀《孟子》了,那明年進了尚書房,豈不是要直接從《大學》開始學?”
其他師父也紛紛附和。
弘時:“……”這些人夸張了吧?進尚書房前讀完《論語》的又不止弘歷,為了進尚書房后表現(xiàn)優(yōu)秀,許多小阿哥的家長都會在進尚書房前一年開始給孩子教《論語》。
至于寫字,弘時也看過弘歷寫的字,就是比普通六七歲小孩稍工整了點兒,氣韻什么的,他怎么沒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