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心中有再多的抱負,也沒辦法施展。
有再多的想法,想要如何證明自己的屠龍術(shù),可這天下已經(jīng)沒有他的位置,直到后來遇到了朱棣,第一個賞識他的人。
確實是知遇之恩。
于是乎,姚廣孝決定幫朱棣,同時也想施展自己的抱負,展示自己的能力。
如今天下太平,沒有元末亂世的機遇,他能怎么辦呢?那就幫朱棣當皇帝,既是自己能力的體現(xiàn),又是對朱棣的回報,于是有了現(xiàn)在這樣。
如今直面朱允熥的問題,他一時間不知道如何回應(yīng)。
再聽到朱允熥的提問,姚廣孝在心里問自己,到底是元末亂世適合自己,還是現(xiàn)在大明朝的太平年代適合呢?
“元末亂世吧!”
姚廣孝心里自問自答。
可惜了,他早就錯過了元末亂世這個階段,在大明只能通過幫朱棣,實現(xiàn)自己心里的某些想法,證明自己的能力。
看到姚廣孝的沉默,朱允熥說道:“其實大師生在元末,一定是個人物,李善長、劉基他們,說不定都不如你,我說的對否?”
聞言,姚廣孝臉上好不容易平靜下來的表情,又多了些細微的變化。
又一次,被朱允熥說對了。
“看來,最懂大師的人是我,不是四叔?!?/p>
朱允熥一直關(guān)注著姚廣孝的神色,在提出那個問題到現(xiàn)在,姚廣孝的神色變化了好幾次。
他自詡淡定、鎮(zhèn)定,但連續(xù)被朱允熥說對了心里的想法,也要淡定不下來。
“我恨,沒能早點認識殿下。”
姚廣孝長嘆。
有一種,其實朱允熥才是知己的感覺,朱棣沒有朱允熥那么懂自己。
朱允熥說道:“大師認識四叔的時候,我還是個小孩子,就算認識我了,但在大師眼里,也不會把我當一回事?!?/p>
事實,又確實如此。
“大師幫四叔,只是為了證明,你曾經(jīng)被埋沒了的本事?!?/p>
朱允熥繼續(xù)說下去,又道:“四叔如何做,才能當上皇帝呢?那就是謀反,你也只能在大明動亂之中,運用你的那些屠龍術(shù),但天下好不容易平定下來,大師還想動亂,又要死人嗎?”
姚廣孝說道:“出家人慈悲為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