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在古代,實在太重要了。
朱元璋還親身經(jīng)歷過,元末那一段饑荒歲月,沒有誰比他更清楚糧食的重要性。
他得到錦衣衛(wèi)的消息,在西洋、大海很遠(yuǎn)的地方,有一種叫做拔塔塔的東西,即使貧地都能畝產(chǎn)四五石之多。
老朱的心,按耐不住要激動起來。
不敢相信,真有如此高產(chǎn)的作物。
如果真的有那么高產(chǎn),在大明肥沃的土地上種植,隨便都能有畝產(chǎn)七八石,天下間再也沒有餓死的百姓了。
這可是活人無數(shù)的糧食。
問及紅薯,朱元璋的眼眸里有光。
那是希望的光芒,希望都是真的。
錦衣衛(wèi)也把朱允熥,改名了紅薯的消息,帶回來了。
“回皇爺爺,真的!”
朱允熥點頭道:“孫兒把紅薯帶回來了,再從李景隆那里拿了一塊地,先讓張文保種植試一試,是與不是看幾個月后的結(jié)果即可?!?/p>
“好,做得好!”
朱元璋肯定道:“咱要告訴李景隆,這種紅薯,咱親自來種,親自找張文保學(xué)習(xí)怎么種植,如果真的能成功,咱封張文保為番禺侯!”
朱允熥還沒提出要封侯,他就主動同意了。
如此高產(chǎn)的糧食,若是能種植出來,張文保當(dāng)?shù)闷疬@個侯爵,也不會有人敢反對。
朱元璋語重心長道:“允熥你生在宮中,沒體會過餓死人的痛苦,沒真切看到過糧食有多重要?!?/p>
朱允熥說道:“孫兒是沒體會過,但也知道糧食的重要性,所以才把張文保帶回來,以后有了紅薯,大明百姓,再也不會挨餓了?!?/p>
朱元璋甚是欣慰,滿足道:“你能這樣想,咱把大明江山交給你,也能放心多了!在海外的世界,居然真的有那么高產(chǎn)的糧食,看來你出海的想法是對的,咱固步自封了?!?/p>
朱允熥搖頭道:“皇爺爺不是固步自封,只是和孫兒的想法,不太一樣。”
老朱應(yīng)該問的,至此也問得差不多。
最重要的,還是紅薯。
只要能種植出來,紅薯還可以改變大明。
朱允熥離開乾清宮之前,朱元璋讓他傳李景隆進來,好好商量怎么種植紅薯,甚至還想見一見張文保。
回京的路上,朱允熥把張文保,交給李景隆接待,負(fù)責(zé)張文保在京的一切。
等到李景隆進來,朱允熥先離開了。
回去東宮,看一看姐姐妹妹們。
這段時間里面,他還是挺想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