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決定,進山找一找那座傳說中的尼姑庵。
不過眼下天冷,大雪封山,得等入春化了雪才行。
為了保命,菊花逼著自己不要露出任何異樣,她依舊每天笑瞇瞇,還能很自然地跟于熙庭打招呼,甚至在對方給自己端茶送水時,能真誠地說出一句謝謝。
另一邊,抱蛋三姐妹著急掙錢,雪還沒完全化開,只是出了太陽,三人便向著鎮(zhèn)上走去了。
根據夏娃的觀察,鎮(zhèn)上的生意應當不難做。首先抱蛋她們只是小本生意,競爭力不大,其次鎮(zhèn)上的居民生活條件比村子里好得多,做活的短工也不少,小鎮(zhèn)雖地處偏遠,卻臨近一條官道,所以時常能看見一些異鄉(xiāng)口音的人,他們會來鎮(zhèn)上吃飯或打尖。
抱蛋天沒亮便起來蒸了餅,按照夏娃教的辦法做好保溫工作,然后裝到背簍里,和妹妹們一起,深一腳淺一腳向鎮(zhèn)上走去。
她從沒賣過東西,家里以前賣糧食,于老混生怕孫女們昧錢,根本不讓她們沾手,但有夏娃在,許是那種老娘第一老天第二的驕縱氣質,抱蛋愣是一點不慌。
與她相比,兩個妹妹膽怯多了。
將背簍上用來保溫的被子掀開,餡餅的香味瞬間激發(fā),夏娃見這三姐妹個個跟鋸嘴葫蘆一般,鄙夷道:“想賺錢還要臉,不如回家繼續(xù)過窮哈哈的日子得了?!?/p>
抱蛋深吸一口氣,學著村里來過的賣貨郎那樣大喊道:“餡餅!餡餅!好吃不貴的餡餅!酸菜餡兒雞蛋餡兒還有小蔥豬肉餡兒,買三送一,買五送二,先到先得!”
前面那幾句話不稀奇,稀奇的是后頭的買三送一跟買五送二,試問誰會不愛占便宜?
很快便有個膀大腰圓的女人來問餡餅怎么賣,抱蛋努力用鎮(zhèn)定的聲音回答:“素餡兒三文錢一個,肉餡兒五文錢一個,買素贈素,買葷贈葷?!?/p>
女人要了五個酸菜餡兒的,抱蛋果然送了她兩個,這等于是白占的好處,旁邊有人瞧見,見價錢雖有些貴,但那餡餅個頭大得很,里頭餡兒都透著餅皮往外膨脹,再加上買多了還有的……一時間都上來買,大多是買三個或五個。
其中有個六七歲大的小女孩,她舉著小手要了一個素餡兒的,剛拿到手便迫不及待咬了一口,然后美得搖頭晃腦,跟不遠處等待自己的婦人道:“娘,好吃!好好吃!”
這姐妹三人雖衣著寒酸,但卻漿洗的干干凈凈,手指甲里一點灰塵也無,甚至在衣服上穿了一層淡色罩衣,雖不知是什么打扮,看著卻無端令人感覺干凈得很。
尤其是旁邊有個賣油條的攤子,那攤主接過客人給的銅錢,油花花的手指隨意一抹,便又揪了面團往鍋里扔。
這一對比,愈發(fā)顯得抱蛋姐妹幾個整潔實誠。
因是第一天賣,抱蛋只做了兩個背簍的餡餅,第三個背簍里裝的是些包餡餅的油紙,現下賺的銅板也都放在里頭,沉甸甸的。
算算刨去買面粉及肉還有柴火的成本,這兩個背簍的餡餅居然賺了有一百文錢!
于老混家臨死也就五百多文的余錢,今天一個早上便賺了一百文!
這還是刨除送出餡餅后的凈收入,抱蛋最初不理解夏娃的說法,為啥買三個就要送一個,買五個還要送兩個?可這一早上的生意做下來,她似乎有些明白了。
有蛋求蛋這輩子沒見過這樣多的錢,而且還是她們親手掙的!大雪天去撿柴火,天不亮便起來揉面,頂著黑從村子往鎮(zhèn)上走,寒風如刀,吹得人鼻子發(fā)酸,又拼命往人衣服里鉆,走到鎮(zhèn)上時,雙腿幾乎都沒了知覺了。
抱蛋見兩個妹妹累得面色發(fā)白,她咬咬牙,掏錢買了三碗臊子面,跟妹妹們連面帶湯一掃而空,肚子里這才舒服些許。
之后她也沒急著回去,還得買明天要用的面粉跟肉,這些都只能靠姐妹三人背回去。
而且……
現在天冷,村里沒什么人出家門,但眼看就要開春,到時候說不定會被村里人發(fā)現,而且蒸餡餅時的味道太香了,也就是天冷才沒引人注意。
抱蛋不覺得他們會真誠祝福她們姐妹過好日子,尤其是于老混那三個兄弟。
想在鎮(zhèn)上找房子賃,只靠自己是不行的,那跟個沒頭蒼蠅般,得找當地的人,或是牙行的,牙行要抽傭金,嘴里說話也不實誠,所以抱蛋決定每天賣完餡餅后自己先到處轉轉、看看,實在不行的話,也只能去找牙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