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妃出身不顯,全憑美貌讓洪帝青睞,
得封妃位后不久,
這好色的老東西便移情別戀,
不怎么往她宮中來了。沒皇帝庇護,
家族也不能施以援手,看似地位高,
實際上卻過得如履薄冰,尤其是在診出懷孕后,安妃日日夜夜都在擔(dān)心自己沒法將孩子平安帶至人間。
公主先出生時,她得知是個女孩,當時便松了口氣,然而第二個孩子出生后卻是男孩,這讓安妃娘娘的心瞬間跌落谷底。
如果被旁人得知她生了龍鳳胎,兒子絕對無法順利長大,但若謊稱是雙胞胎女兒,便勢必要送走一個……在這兩難的前提下,安妃最終選擇了后者。
她宣稱自己生了一對雙胞胎女兒,并按照昆古國送幼留長的習(xí)俗,將公主當作后出生的那個送至偏宮,除了留個年老的嬤嬤照顧外任其自生自滅。她生產(chǎn)時在場的宮人醫(yī)官,也都在隨后數(shù)年內(nèi)被安妃想辦法滅了口。
她不信任他們,即便他們發(fā)誓會守口如瓶。
真正能夠保守秘密的永遠只有死人。
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安妃恐怕永遠不會想起被送走的大女兒,她知道自己無法再將這個孩子帶回身邊,因此刻意不去想不去念,漸漸地感情便淡了,她不再想起她,潛意識里認為自己只生了一個孩子。
尤其是這個孩子還那么優(yōu)秀。
但天有不測風(fēng)云,洪帝如此縱情聲色,在其它國家眼中,便成了最好的機會。
最先試探的北延國。
北延國的皇帝在二十年前便已年過半百,他特意派遣使者前來昆古國,向洪帝求娶公主,盼結(jié)姻親,以續(xù)秦晉之好。由于洪帝的姐姐便曾嫁入北延國皇室,因此洪帝稍微思考了下,便答應(yīng)了。
北延國好戰(zhàn),地勢又頗為險峻,最重要的是他不缺女兒,從安妃生產(chǎn)到現(xiàn)在,后宮里皇子只添了一兩個,公主的數(shù)量已經(jīng)突破五十了。
就是洪帝自己都分不出哪個是哪個,他那些女兒站到他跟前,他恐怕都認不出來。
而五十多位公主中,又屬安妃之女最為美貌出色,年紀小小便已飽讀詩書,若非被北延國選中,洪帝還是有點舍不得的。
當然,這點舍不得就跟風(fēng)一樣,刮過去就沒了。
安妃得知這一噩耗,當場暈了過去,醒來后,便有了公主從偏宮被接出的事。
她那位“姐姐”,其實是“弟弟”,安妃對她噓寒問暖,有幾分出自真情不論,更多的,是要將在偏宮中生活的面黃肌瘦的公主養(yǎng)得更像“公主”,免得被北延國察覺異常。
在公主被接到安妃身邊時,她的好弟弟便頂替了她的身份,神不知鬼不覺住進了偏宮。
洪帝設(shè)宴款待北延國使團,使團存心折辱昆古國,便請洪帝宣和親公主上殿起舞助興,洪帝竟真的答應(yīng)了!
堂堂一國之君,讓自己的親生女兒跳舞給鄰國使團看,簡直可笑至極。
隨北延國使團被帶走時,公主只有十四歲。
但北延國皇帝的年紀卻比洪帝還要大。
公主不愿意也沒用,她連字都不認識幾個,就被趕鴨子上架送去和親,而無論她如何向母親懇求,對方都只是默默地流淚,告訴她這是公主應(yīng)盡的責(zé)任,犧牲她一個,換取昆古國與北延國的和平,這是十分值得的。
責(zé)任?可她從小在偏宮長大,嬤嬤在她學(xué)會走路沒多久時便病死了,連怎么活下來都是她自己胡亂摸索的,難道那從墻頭扔進來的食物跟衣服,就算她享受到的公主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