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武周年間酷吏橫行,更不知在這洛陽宮御史臺中炮制了多少冤假錯案,搞得到現(xiàn)在都陰氣森森的,也就張岱這種一身正氣的人能頂住御史臺的煞氣,上次過來還順便搞掉一個御史中丞。
若再寬泛言之,剛剛卸任的御史大夫崔隱甫和另一個御史中丞宇文融被罷此職,也都跟他有一定的關系。去年搞掉張說的御史臺三巨頭,到如今都或直接或間接的折在張岱手里了。
眾人等候的過程中,陸續(xù)又有考生被引送至此,而這些人大多數(shù)也都神情忐忑緊張,畢竟大多數(shù)人也只是平平淡淡的生活應舉,跟張岱一樣見過大風大浪的好漢有幾個。
一直等到將近天黑時,所有參加今日試策的考生都被轉(zhuǎn)送到了御史臺來,而吏部侍郎崔沔也神情嚴肅的公布了要進行雜文覆試的情況并原因。
“爾等群徒自需謹記,尤以前事為誡,覆試結(jié)束之前,不許交接外人……”
崔沔在這里語調(diào)嚴厲的宣布規(guī)令,只是這里剛剛起范,忽然有御史臺官員匆匆入堂來,向著崔沔叉手道:“啟稟崔散騎,壽王入衙署邀見貢士張岱?!?/p>
聽到這話后,崔沔神情頓時一滯,旋即便瞪著張岱問道:“壽王何事入此邀見?”
張岱聞言后便搖搖頭,我特么哪里知道。他見崔沔眉頭緊皺,于是便又說道:“徒故不知壽王何以來見,但若崔散騎疑慮交接事,愿與同去共聆王教?!?/p>
“還是我去罷?!?/p>
同樣站在堂中的御史中丞宋遙見崔沔神態(tài)不善,當即便開口表態(tài)道,當下御史臺剛剛經(jīng)歷了一場斬首換頭行動,他可不敢傲慢的直接將皇子親王拒之門外。
崔沔聞言后這才點了點頭,擺手示意兩人出堂去迎見壽王,而自己則繼續(xù)板起臉來訓話。
張岱跟宋遙匆匆來到御史臺門外,便見到年紀不大的壽王李清被數(shù)名內(nèi)侍宮女們簇擁在前,連忙入前迎拜。
“宋中丞請免禮,小王今來并無公事交接,只是為一樁私情。”
壽王先一絲不茍的與宋遙見禮對話,然后又轉(zhuǎn)頭望向張岱說道:“內(nèi)謁者監(jiān)高承信入告表兄省試遇擾,仍需留衙覆試,阿母聞事亦憂,但知表兄才華確實富有,無懼讒言摧殘,只恐表兄飲食不調(diào),或是不能從容撰文,所以遣我入此送餐!”
說完這話,他便示意身后宦者將一個食盒給送上來。
張岱自知惠妃遣壽王來送飯也是在給自己撐腰站場,他連忙兩手接過食盒并躬身道:“多謝惠妃垂恩、多謝大王走賜,某一定用心應試,以期功名早達、報此恩義!”
宋遙垂首站在一旁,聽這兩人對話,又看一眼張岱手中的食盒,眼神不由得閃爍起來。
張岱接過食盒發(fā)現(xiàn)還挺重,他心內(nèi)又是一動,轉(zhuǎn)而又對壽王說道:“某今有幸得此恩賜,得以飲食豐足、專心應考。但今御史臺署內(nèi)群生則仍饑腸轆轆、才思難運,乞請大王能否為眾貢士具言、請食于宋中丞?”
“這、這,請問宋中丞,我表兄所言可以嗎?”
壽王聽到這話后,便又望向宋遙問道。
宋遙聞聽此言,當即神情一肅,連忙垂首道:“大王賜教、仁愛士人,安敢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