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來也只是一句尋常稱贊,可當(dāng)張岱看過他爺爺寫給這位宋香卿的情詩后,心里總感覺怪怪的。
他轉(zhuǎn)身走開這里,同時又指著李嶷對宋三娘笑道:“今日入此共賀同年過關(guān),一應(yīng)酒食花銷來日再遣家人會賬。唯李十七此徒甚惡,凡其所費,須其自理!”
“張六你、張必先,張賢兄,六郎啊,我錯了,我真錯了!日前游囊已盡,兄不助我,身恐難贖啊!”
李嶷聽到這話,忙不迭顛顛兒跑上去,拉著張岱的衣袖一臉討好的笑容。
幾人再回到花樓,眾人都已經(jīng)坐定下來,而舞臺上也已經(jīng)開始歌舞獻藝。
宋三娘親將張岱送入席中,抬手招來兩名體態(tài)婀娜玲瓏、模樣嬌俏艷麗的少女,讓她們?nèi)胂谭钣谧笥遥⒂謱堘沸φZ道:“這兩個小女子,是奴近年收養(yǎng)過來,尚未登臺纏頭,若得六郎愛惜,是她們的福氣?!?/p>
這時候,花樓外又喧鬧起來,奴仆匆匆入告是坊中別家女子紛紛來此。
宋三娘聽到這奏報后,眉頭便是一皺,她又湊在張岱耳邊說道:“承福坊中伎家眾多、品流猥雜,六郎名門貴公子,切莫輕墮其中,若欲尋覓歡趣,便來此間,此間女子誰若不能侍奉周謹,奴必嚴厲罰之!”
風(fēng)月場里也有三六九等,不只有色藝的分別,還有道德規(guī)矩的差距。懂規(guī)矩的也只是色藝侍人,雖然也沒有什么真情、錢散緣盡,但總算還知道本分。
至于不懂規(guī)矩的花樣就多了,像唐傳奇中比較著名的《李娃傳》,里邊的滎陽生本是入京應(yīng)舉的貴公子,結(jié)果誤入yin窟、諸事拋卻,錢財用盡而被拋棄,淪落到給人唱挽歌哭墳謀生度日。
雖然故事里滎陽生又遇到了轉(zhuǎn)機,但在實際上每年栽在這上頭的士子數(shù)量絕對不在少數(shù)。
宋三娘常年浸yin此中,這里面的道道自然也都了如指掌,張岱于其而言還算是故人之后,而且張家在洛陽當(dāng)?shù)匾彩琼懏?dāng)當(dāng)?shù)牡仡^蛇,她自然不想讓張岱迷于美色而誤入歧途,于是便忍不住提醒。
“多謝宋三娘關(guān)懷,今日入此也只是與同年盡興罷了。平日學(xué)業(yè)亦繁,倒是無暇流連此中!”
張岱聞言后便笑語道,他也不是那種輕易被小頭指揮大頭的性格,對于這些歡場伎倆也都有清醒認知,自然不會輕易墮入其中。
宋三娘一聽也是,張家其他子弟她或多或少也見過幾次,唯獨張岱卻還是第一次在這里見到,想來也是一個端莊謹慎的性格,并非輕浮浪蕩的紈绔子弟。
于是她便也不再多說惹厭,為了讓張岱玩樂更加盡興,便讓人將樓外那些伎家全都放入進來,以供賓客挑選。
鶯鶯燕燕一起涌至,這花樓空間又顯得局促起來,于是宋三娘索性讓人布置后院的畫舫,張燈結(jié)彩再獻藝。
畫舫停泊在新潭的南岸,有一大片竹木搭建的浮臺與岸上的藝館相連,各處花燈一亮,頓時便將此間渲染的仿佛仙境一般。
張岱等人登上畫舫,坐在甲板上一邊飲酒一邊向下俯瞰,花燈點綴的浮臺上,各家盛裝打扮的伶人們紛紛登臺獻藝,或是翩翩作舞、或是引吭高歌,各自藝能不同,確是精彩紛呈。
宋三娘特意安排服侍張岱的兩個少女就像兩個小妖精,左右軟偎身畔、各有撩撥之能,直將張岱這一團爐火燒得透旺,甜膩的果酒如同飲料一般一杯接著一杯飲下去卻是越來越渴,又酒為色媒的讓他心火更旺,身旁兩團軟玉如同手掬清泉。
他在家中少不了與阿瑩耳鬢廝磨、親密無間,而那小女子對他也是竭盡逢迎、全無違逆,但如今身在這風(fēng)月場中,也不得不感嘆此間風(fēng)情確是有異家居。
兩個少女雖還未經(jīng)纏頭,但那撩人風(fēng)韻卻已經(jīng)盎然溢出。他這里尚能不失自持的攬杯觀戲,其余諸席的同年們卻已經(jīng)悄無聲息的少了一半,畫舫的里廂則哼哧噼啪的夜風(fēng)不斷吹拂著潭水拍打船板。
又觀看了幾場表演,張岱這里也有些眼神迷離,正待起身離席去休息,然而他視線一轉(zhuǎn),卻在下方浮臺角落里瞥見一個有些熟悉的身影。
他心內(nèi)頓時一動,暫且放開身畔兩女,下了畫舫后直向浮臺角落行去,正見到一個穿著青色圓領(lǐng)袍、身形高挑之人匆匆向后撤身而走,他連忙低呼一聲:“停下!”
那人躲避不及,只能在原地立定下來,張岱又入前一步,側(cè)方借著搖曳的花燈光線仔細打量,發(fā)現(xiàn)自己果然沒有看錯,當(dāng)即便一臉詫異的詢問道:“嫂夫人怎在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