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大學士道:“你我年紀相仿,怎可輕言退縮。我還等著與你共論經(jīng)緯啊?!?/p>
蘇浩年“呵呵”笑笑:“論經(jīng)緯有何難,淮河岸邊一壺酒,我們可徹夜暢聊?!?/p>
右相道:“加上我,那必是頂暢快的事?!?/p>
“哈哈哈哈哈—”
三人笑談著出了宮。
盛若舉與左相在他們身后不遠處走出宮門。
盛若舉聲音有些發(fā)虛的道:“相爺,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左相聲音沉冷:“怎么一回事,不該去問你的好兒子嗎?”
盛若舉面容僵硬。
左相道:“你這輩子最大的問題,就是處理不好家事,教養(yǎng)不好自己的兒子。你好好反省反省吧。”
-
御書房內(nèi),璟隆帝問盛枷。
“蘇浩年的案子,可有進一步的線索?”
此前盛枷與袁浪將這件事稟告給他時,璟隆帝心情十分復雜。
不是一年兩年,不是三年五年,是十九載。
十九載后的今日,有人告訴他,當年那個博學多識、深受他重用的蘇太傅,當年是被人做局。
那時他心里只覺得荒謬。
他那時想,今時今日,在隴州流放十九載的蘇浩年,還能平安回到京城,面對自己的平反嗎?
好在,這人這些年竟是都挺了過來。
不僅如此,蘇氏闔府都被他照顧得很好。
著實令他這個君王也刮目相看。
袁浪道:“回陛下,經(jīng)盛少卿追查,當年組局的前朝刑部尚書,早年已經(jīng)離世。而其他人都是受了他的教唆和好處,當年才提供了偽證。如今那人已死,受教唆的人多數(shù)認為因蘇浩年曾與他有過過節(jié),所以他當年才要坑害他?!?/p>
璟隆帝重重拍了下桌案。
“放肆,十九載,原本蘇浩年能為朝廷和學子們做多少事,一群混賬東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