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贏子夜便在少府官員的陪同下,前往已竣工的帝宮之學。
學宮并未建于宮城之外。
而是選址于咸陽宮東側,章臺街與蘭池坊交界處。
車駕尚未抵達,遠遠便能看到那一片氣勢恢宏,風格迥異于尋常宮闕的建筑群。
走近觀看,更是令人震撼!
整座學宮規(guī)模極大,圍墻高聳,以巨大的青黑色條石壘砌,莊重而肅穆。
主門闕高達十丈,門前矗立著十二尊巨大的青銅人像,并非兵士或神獸,而是分別手持書卷、尺規(guī)、農具、算盤、藥杵等物,象征著不同的學問與技藝,充滿了開明與務實的氣息!
踏入大門,眼前豁然開朗!
首先是一片極為廣闊的廣場,以白玉石鋪就,可容納萬人同時集會。
廣場盡頭,是一座巍峨無比的主殿。
飛檐斗拱,雕梁畫棟,殿頂覆蓋著深藍色的琉璃瓦,在陽光下流淌著智慧般的光澤!
匾額空懸,顯然在等待命名。
而主殿之后,并非連綿的宮殿,而是錯落有致地分布著數(shù)十棟風格各異,功能不同的建筑。
藏書樓高聳入云,可見其內書架林立。
演武場寬闊平坦,器械齊全。
觀測臺拔地而起,可仰觀天象。
還有專門研習律法、醫(yī)藥、農耕、工造、算數(shù)、乃至百家辯經(jīng)的專屬館舍?。。?/p>
其間廊橋連接,綠樹成蔭,溪流潺潺,既有學堂的莊嚴,又不失園林的雅致。
其設計之精妙,規(guī)模之宏大,氣魄之雄偉,遠超當今任何一家私學或官學!
有囊括四海之學,包羅百家之象!??!
足以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隨行官員無不面露自豪與驚嘆之色。
少司命清冷的眼眸中也閃過一絲訝異。
贏子夜漫步于這宏偉的學宮之中,撫摸著那鐫刻著百家經(jīng)典摘要的石壁,看著那專門為辯論交流而設的“論道壇”,心中亦不免生出幾分波瀾。
父皇將此重任交予他,其意深遠。
來到那主殿之前,所有隨行人員及工匠皆屏息凝神,等待著這位年輕的主事者為學宮賜名。
內侍早已備好筆墨,呈上匾額。
贏子夜略作沉吟,提筆蘸墨,手腕懸動,筆走龍蛇。
四個蒼勁有力,蘊含帝道威嚴又帶著包容氣象的大字躍然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