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野見狀,也不再等待,直接拋出了第一個問題。
引用的正是儒家經典!
“《禮記·大學》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敢問大師,依貴教之見,這‘誠意正心’,當作何解?與貴教修行,可有相通之處?”
他試圖找到雙方學說的連接點,進行辨析。
那枯槁老僧依舊未睜眼,嘴唇卻微微開合,一道平和、緩慢,卻帶著某種奇異穿透力的聲音,如同溪流般流淌而出,清晰地蓋過了現(xiàn)場的嘈雜,傳入每一個人耳中。
他并未直接回答“誠意正心”,而是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切入。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開場兩句,便帶著一種迥異于中原學問的宇宙觀?。?/p>
他不談修身齊家,而是直指萬法本源、因緣!
他繼續(xù)緩緩道來,聲音不帶絲毫煙火氣,卻仿佛蘊含著某種撫慰人心的力量。
“世間一切,皆由因、緣和合而生,亦隨因、緣離散而滅?!?/p>
“此身亦復如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假合而成,虛幻不實,何來恒常之我?”
“既無實我,眾生執(zhí)著之意與心,不過是無明煩惱所生之妄念罷了?!?/p>
“誠意正心?”
老僧的聲音依舊平淡。
“不過是于妄念海中,再添一重執(zhí)著?!?/p>
“我佛法門,首重‘觀照’。”
“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p>
“洞徹此四大真理,方能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p>
“心本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又何須正之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