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桌旁落座,張元初的目光掃過何敬之的長子和次子,臉上浮起淡淡的笑意。
“敬之兄,這兩位賢侄,如今都在忙些什么?”
何敬之抬眼看了看,長子比張元初大五歲,次子則小一歲。
“老大嘛,現(xiàn)在整天琢磨些文學、古董之類的東西。老二還在學校深造。”
何敬之說著,語氣里帶著點感慨,“環(huán)境不同了,走的路子也不同,他倆現(xiàn)在倒是對做學問上了心?!?/p>
“倒是你!”何敬之話鋒一轉(zhuǎn),笑著看向張元初,“今年二十八了吧?終身大事還沒個著落?
我可是聽說,你們爺倆除夕是在魔都老錢家過的?日子敲定了?”
“嗯!”張元初揉了揉額角,也露出點無奈的笑,“不出意外的話,就趕在春耕之前吧!
先把親成了,不然啊,接下來這一兩年怕是真抽不出空來?!?/p>
“是該成家了!”何敬之打趣道,“如今國家也上了軌道,你這軍方的頭面人物還打著光棍,像什么話?而且你不急,王家那小子也跟著耗呢。”
他指的是張元初的發(fā)小王文,那小子打定主意要和張元初同一天辦喜事。
兩人聊得投機,旁邊的戴英勛父子卻有些坐立不安,只顧埋頭吃飯。
戴英勛今天本是專程來找何敬之的,沒成想張元初也在場,倒讓他不好開口了。
何敬之心里嘆氣,戴老的來意,他猜到了七八分。
他瞥了一眼正專心對付燉雞的張元初,轉(zhuǎn)頭看向戴英勛。
“戴老,你來找我,為的什么事,我明白?!?/p>
何敬之語氣溫和但直接,“若你是想托我物色一位年少才俊做乘龍快婿,這事兒,我實在幫不上忙。不過……”
他話鋒一轉(zhuǎn),“若能放下些門戶之見,不妨讓舒蕓多出去走動走動,興許……能遇上合她心意的人呢?”
戴英勛的心思,何敬之怎會不知?無非是想給自家女兒找個門當戶對的青年才俊,尤其盯著其他大家族的子弟。
但這談何容易?戴家是大戶,總不能讓女兒去做小吧?況且戴舒蕓是常志清的義侄女。
雖說他已經(jīng)下臺,但何敬之不得不念及曾經(jīng)的知遇之恩,出手幫襯一二。
因此外人多少得給幾分薄面,也沒膽子把戴家大小姐當側(cè)室。
既不肯做小,又有哪個適齡的青年才俊,到了二十七、八歲還沒成家的?
就算真有,人家也未必愿意娶戴家的大小姐,誰知道背后有沒有牽扯?
所以戴英勛才想請何敬之出面,好歹何敬之說話有分量。
但何敬之也愛莫能助,他能管人犯不犯法,難道還能管人家娶誰不成?
戴英勛苦笑一聲,搖了搖頭,也知道何敬之說的是實情。
張元初才懶得理會這些家長里短,吃飽喝足,便挪到一邊和何敬之喝茶消食去了。
戴英勛的家事,對他而言,已是無關緊要的過眼云煙。
第二天,司法院的官員和法官們再次聚首,針對法律條文展開激烈討論。
張元初也出席了會議,除夕夜那樁驚天大案懸而未決,八十六名少女至今下落不明,她們家人的焦灼等待,如同沉重的石頭壓在他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