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吉標三河學藝
程明遠逍遙津游玩
在三河古鎮(zhèn)那間彌漫著竹子清香的竹木工坊里,閑暇時分,徐吉標從不懈怠。他總是主動承擔起各項雜務,將已制作好的竹木家居一一仔細擦拭。他手中的抹布輕輕滑過竹椅、竹凳的表面,仿佛在與這些精心雕琢的器物對話,拭去它們身上的微塵,讓其紋理愈發(fā)清晰,光澤自然流轉(zhuǎn)。擦拭完畢后,他又將它們擺放得井井有條,每件家居的位置都經(jīng)過他的精心考量,使得整個工坊看起來整齊有序。
除了整理器物,徐吉標還主動幫舅舅整理賬目。他坐在工坊角落的小桌前,手持毛筆,認真地記錄著材料的進出。每一筆數(shù)據(jù)他都反復核對,生怕出現(xiàn)一絲差錯。那專注的神情,仿佛在處理世間最重要的事務。在記錄的過程中,他對竹木材料的成本、用量等有了更清晰的認識,這也為他日后深入學習手藝打下了堅實基礎。
徐吉標心里明白,唯有展現(xiàn)出自己的勤奮好學,才能贏得舅舅更多的傾囊相授。而他的努力沒有白費,舅舅看在眼里,喜在心頭。隨著時間的推移,舅舅對他愈發(fā)喜愛,傳授技藝時也更加盡心盡力。
舅舅從竹子的特性講起,詳細地向徐吉標介紹不同種類竹子的特點。比如毛竹粗壯結(jié)實,適合制作大型家具的框架;水竹柔韌性好,是編織精細竹器的首選。選材的訣竅更是毫無保留地傳授,舅舅帶著徐吉標到竹林,手把手教他如何挑選色澤均勻、竹節(jié)規(guī)整、質(zhì)地堅韌的竹子。
編織與雕刻技法的傳授,更是讓徐吉標如獲至寶。舅舅示范著如何將竹篾編織成精美的圖案,手指靈活地穿梭于竹篾之間,竹籃等在他手中逐漸成型。雕刻時,舅舅拿著刻刀,在竹片上輕輕游走,花鳥魚蟲便栩栩如生地呈現(xiàn)出來。徐吉彪看得如癡如醉,迫不及待地拿起工具嘗試。一開始,他的手法生疏,作品也略顯粗糙,但在舅舅耐心地指導下,他不斷改進,手藝日益精進,漸漸能夠獨立完成一些簡單的竹木家具制作,如小巧的竹盒、簡易的竹凳等,每一件作品都凝聚著他的心血與努力。
不僅如此,舅舅還教他寫字。在工坊勞作之余,舅舅會鋪開宣紙,磨好墨汁,教徐吉標握筆、運筆。從橫豎撇捺開始,一筆一劃地教導。徐吉標深知這是舅舅給予他的另一份珍貴禮物,學習起來格外用心。他在書法練習中體會到了與竹藝相通的專注與耐心,一撇一捺如同編織竹篾般,需要恰到好處的力道與節(jié)奏。
徐吉標在舅舅的悉心教導下,不僅掌握了精湛的竹木手藝,更傳承了那份對傳統(tǒng)技藝的熱愛與執(zhí)著。在三河古鎮(zhèn)的這片小天地里,他正沿著先輩的足跡,一步一個腳印地續(xù)寫著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在
1910年那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里,合肥逍遙津迎來了四個朝氣蓬勃的少年,程明遠便是其中之一。彼時的逍遙津,猶如一顆鑲嵌在城市邊緣的明珠,散發(fā)著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眾多市民前來游玩,而這四個少年也不例外。
一踏入逍遙津的大門,清新的空氣便裹挾著泥土與花草的芬芳撲面而來,讓人心曠神怡。眼前是一片開闊的景象,綠樹成蔭,繁花似錦。程明遠和伙伴們?nèi)缤擁\的野馬,迫不及待地朝著逍遙津內(nèi)的各個角落奔去。
他們首先來到了湖邊。湖水清澈見底,微風拂過,湖面波光粼粼,像撒上了一層細碎的金箔。湖面上,荷葉挨挨擠擠,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荷花則在這些圓盤之間冒出頭來,有的還是花骨朵兒,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含苞待放;有的花瓣兒全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在風中輕輕搖曳,宛如美麗的仙子在翩翩起舞。少年們被這美景吸引,紛紛撿起小石子,比賽誰能讓石子在湖面上打出更多的水漂。陳明遠瞇著眼睛,專注地將石子斜著扔向湖面,石子在水面上跳躍了好幾下,引得伙伴們一陣歡呼。
沿著湖邊的小徑漫步,他們來到了一座古樸的石橋前。石橋橫跨在湖水之上,橋身的石頭被歲月打磨得光滑無比。四個少年在橋上蹦蹦跳跳,感受著石橋的堅實與厚重。他們趴在橋欄上,望著橋下的湖水,討論著水底是否藏著神秘的寶藏。程明遠笑著說:“伙家,說不定這里面有三國時期留下來的寶劍呢!”伙伴們聽了,都哈哈大笑起來,想象著真能找到寶劍后的威風模樣。
離開石橋,他們又來到了一片開闊的草地。草地上,綠草如茵,像一塊巨大的綠色絨毯。少年們興奮地在草地上奔跑、打滾,盡情釋放著他們的活力。他們還玩起了捉迷藏,程明遠找了個茂密的草叢躲了起來,心里既緊張又興奮,聽著伙伴們尋找的腳步聲,忍不住偷笑。當伙伴們好不容易找到他時,他又像個調(diào)皮的猴子一樣,一下子竄了出去,繼續(xù)新一輪的追逐。
不知不覺,太陽漸漸西斜,天邊染上了一抹絢麗的晚霞。逍遙津被余暉籠罩,仿佛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衣,愈發(fā)顯得如夢如幻。陳明遠和伙伴們雖然玩得滿頭大汗,卻意猶未盡。他們相約下次還要再來,繼續(xù)探索逍遙津的更多樂趣。在這個美好的下午,逍遙津見證了他們的歡聲笑語,成為了他們童年記憶中一段難以忘懷的美好時光
(請)
:徐吉標三河學藝
程明遠逍遙津游玩
肥西雷麻店的幾個家庭,帶著孩子們踏上了前往合肥的路途。雷麻店離合肥逍遙津有著不短的距離,但大人們想著,順便去壩上街賣點農(nóng)產(chǎn)品,也讓孩子們?nèi)ュ羞b津開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