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血未見。
東野陵旋即開口說:“在下已命人前去救火,若燕將軍手底下的人得空,還請相助一二。”
燕羽衣余光掃過那名太監(jiān)。
闔宮侍候先帝的人,已于前年被西涼徹底清掃?,F(xiàn)在這群宮人,都是對西涼而言,身家清明,底子干凈,肯為他們辦事的奴仆。
西涼對自己人也這么狠嗎。
直至分屬兩朝的官員們陸陸續(xù)續(xù)被“請”來,尸體才被草草抬下去。
燕羽衣與東野陵遙遙相隔幾十米,面對面靜坐,中間橫隔著空蕩的龍椅。
殿前人潮涌動,另類的熱鬧替代漸熄的火勢。
官員們雖聽說燕羽衣沒死,甚至還帶著太子逃了出去,但真正見活人出現(xiàn)在殿前,仍忍不住抻著脖頸仔細(xì)辨認(rèn),湊近觀察,確定眼前的燕羽衣并非鬼魂。
兩府將門對峙,他們也不敢走太近,更害怕進(jìn)入對方勢力范圍,同僚之間互相提醒,避免被什么人當(dāng)槍使,打破此刻尚還算是和平的局面。
自古以來,皇家為了名聲,不殺言官諫官,只要這群人不蹬鼻子上臉造次,沒幾個軍方會動他們。
燕羽衣請計官儀入朝,為免其失望,自然得先將言官保護(hù),做個態(tài)度出來,好叫他心甘情愿洲楚謀劃。
至于西涼所屬官員也陸陸續(xù)續(xù)抵達(dá),無外乎是東野陵的決策。
武將殺伐,言官擂臺,誰都想先聲奪人,拿走皇帝駕崩,新君登基的話語權(quán)。
可是……
新君在哪呢。
-
天光大亮前,火勢終于被控制,皇宮內(nèi)外雖被兩軍前后圍著,但各有南北兩道宮門通行,宮墻盡頭,屬洲楚這方有人牽著吊睛白虎緩緩走來。
燕羽衣也不是沒有十幾個時辰吊著精神的時候,但群臣低聲的嗡嗡,好像千萬只蚊蟲在耳邊盤旋,他不贊同東野陵sharen的理由,卻忽然明白他為何下手。
終于,這份不耐煩至極的情緒,在嚴(yán)欽出現(xiàn)時,驟然煙消云散。
“椴樹蜜!”
燕羽衣眼前一亮,喊道。
這一聲,將在場所有人的注意力吸引過來。
只見身形魁梧碩大的白虎猛獸,突然掙開安全繩的束縛,發(fā)狂似地,直直沖向人群。
眾官員瞬間失色,驚叫著四散逃開,兩朝言官驚慌失措,將文人墨客風(fēng)雅之態(tài)拋之腦后,狼狽地提著袖袍奔跑。你拉扯我,我拽住你,霎時絆倒大片。
有些腦子跟不上動作的,竟直接朝反方向逃,也就是白虎沖來的地方。
獠面軍將東野陵團(tuán)團(tuán)圍住,韓嘯一馬當(dāng)先,持刀亮劍,隨時做好與猛虎搏斗的準(zhǔn)備。
嚴(yán)欽穿越人潮,快步來到燕羽衣面前,低聲伏到燕羽衣耳旁道:“南榮軍沒進(jìn)城?!?/p>
燕羽衣不動聲色地嗯了聲,示意他繼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