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事實擺在眼前。
他肯定也沒能力殺死佛陀。
就算婆娑的慘劇讓他很生氣,但目前都非能做些什么的好時機。
他能清楚看到功德涌入佛陀金像里,先是婆娑,接著是從別的境涌來,那是十分龐大的。
在能賺取功德養(yǎng)分的時候,姜望其實也曾短暫冒出過這種念頭,可他是人,有些底線是不能觸的,佛陀是仙,祂本也沒有人的底線。
姜望始終沉默著。
空樹僧在這起事件里扮演了什么角色,他大概能猜到。
空樹僧想對抗佛陀不假。
所以坐視佛陀先滅世再救世從而賺取功德的計劃。
那也意味著,空樹僧同樣不在意這些婆娑人的生死。
他只想看著佛陀犯錯,能達到他想要的目的就行。
甚至問題越糟糕,他越滿意。
空樹僧一直沒露面,在佛陀這里,自是沒有半點問題。
佛陀要做這件事,肯定要知會空樹僧。
如果空樹僧直接把問題解決了,哪還有佛陀的事?
就算菩提寺修士所為,依舊能讓佛陀賺取功德,但對比親自臨世,效果當然不能比。
更甚者,佛陀會這么做,很難說有沒有空樹僧的提議,從中推波助瀾。
而佛陀臨世前,空樹僧遲遲不露面,對于人來說,便是有問題的。
可世人皆知空樹僧在閉關,已有數十載。
哪怕有些非議,似乎也成不了大事。
單是佛陀臨世一事,就已吸引世人全部的視線了。
姜望在和趙熄焰她們會合后,便直接離開了婆娑。
以最快速度回了玉京。
覃帝呂澗欒也派人以最快速度去調查婆娑的事。
在消息傳回來不久,姜望便也回到玉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