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為更謹慎考慮,能不犯錯自然還是不犯的好。
他此時在想要不要親自去找陳景淮問問宣愫的事。
宣愫是他的人,陳景淮也是知道的,其實本身不會牽扯別的。
怕就怕,萬一楊硯說了什么,陳景淮對宣愫半信半疑,不說其修為是否符合,只要心里沒有絕對認為宣愫是被誣陷的,他跑過去容易挨罵。
畢竟不說宣愫是闖宮的人,也可以說懷疑是一伙的。
誰讓宣愫恰好開門與楊硯撞個正著呢。
他的解釋可以合理也可以不合理。
主要看楊硯又從中給了什么疑點,陳景淮又信了多少。
但要完全對宣愫不管不問的話,底下的人難免心寒。
陳符荼思來想去,有些事少說少做,可有些事也不得不做。
再怎么著也不是能把他一棒子打死的事。
所以陳符荼最終還是決定去找一趟陳景淮。
謹慎不代表軟弱。
他不能只在陳景淮的面前表現(xiàn)乖巧聽話的一面。
在陳符荼走出東宮,去找陳景淮的時候,楊硯的心思也從宣愫的事上挪開,完全專注在搜捕那個闖宮的人身上。
烏啼城主的確已是強弩之末。
但他有秘法能藏匿行蹤。
他也確確實實回了趟潯陽侯府。
是擔(dān)心惹來陳景淮的懷疑,所以想把阿姐一塊帶走。
沒成想,阿姐壓根沒在。
烏啼城主也顧不了許多,只能先一步逃離神都。
然而各個街道都是鱗衛(wèi)以及驍菓軍的甲士,甚至隨著人員的調(diào)動,四面城墻的防守已是密不透風(fēng),他能藏匿行蹤已是極限,做不到撕裂虛空等手段逃離。
他認為,神都的大陣是肯定不能輕易開啟,畢竟是舊古的大陣,能源的消耗極難補充,是因為當(dāng)下陣法之道的失傳,不懂其中的原理,汲取來的炁很容易就消散。
而大陣自給自足的裝置是出了問題的,至今沒有人能修補,雖然這不是烏啼城主能知道的,但他在打破陣樞的時候,有感覺到陣法的某些問題。
那么猜也能猜出原因。
陣法之道的小道,當(dāng)世還是有懂的,亦能布下完整的陣法,只是很復(fù)雜的實際意義上的大陣,就不是現(xiàn)在懂陣法的人可以摸透的。
他們現(xiàn)有的手段用在神都的大陣上,是完全不起作用的。
符箓更沒辦法做到代替。
但就算神都的大陣有問題,烏啼城主也不能讓陳景淮再開啟一次,否則他再無逃跑的希望,只能用笨辦法等待或?qū)ふ姨幼叩臋C會。
可在被全城搜捕的情況下,他藏匿再深,也畢竟還在神都里,難免被人巧合的碰到,而撞見他的正是一隊神都鱗衛(w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