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開始就沒想著傳位的呂澗欒,又怎會在意這三子如何相斗?
他只需要確保沒人被真的害死就行。
所以呂奉閑此前的謀劃有多毒辣,在他眼里也沒什么所謂。
因為呂奉閑自己也有分寸,針對的只是呂奉轅、端王的麾下勢力。
皇子間相爭,在何時何地都是避免不了的。
但讓呂澗欒很欣慰的是,他們不管怎么斗,或主動或被動,都沒有直接的兄弟鬩墻,例如呂奉轅每次見到端王,都恨不得殺了他,卻從未真的動手。
這是一場有輸有贏的爭斗,卻非即見生死的爭斗。
他們都守著這一層規(guī)矩,然后在別的方面無所不用其極。
最后會不會有變化,那也是以后的事,至少目前還沒有。
再怎么樣也得到他快不行的時候,局勢才會徹底亂起來,但這只能對呂奉閑適用,因為呂奉閑已是澡雪修士,未來也有可能更高,他最不擔心時間問題。
端王的洞冥巔峰修為幾乎已經(jīng)到頭了,他資質(zhì)如此,這還是有資源往上堆的情況,偏偏資質(zhì)這么差的他,生出個天資絕然的兒子。
而且端王是個什么樣,呂澗欒是最清楚的。
所以問題最有可能出在呂奉轅的身上。
歸根結(jié)底,還是時間問題。
其實按理說,呂奉轅在他還沒有稱帝的時候就跟著,也算是參與了很多場戰(zhàn)役,見證了許多事,甚至可以說,他們父子倆是并肩作戰(zhàn),在生死間殺出來的。
他對長子的心思是肯定不一樣的。
但呂奉轅就算不是個莽夫,實則也差不多,可以上陣殺敵,卻不那么適合當皇帝,而呂澗欒也自覺虧欠,對其女呂青梧就很疼愛,要什么給什么。
他已經(jīng)在別的方面給了呂奉轅很多。
只是呂奉轅卻很難這么想。
他想要的只是一個答案。
如果在很早的時候,呂澗欒就明說儲君的位置不給他,他或許很生氣,但也會慢慢放棄,可是呂澗欒從來沒說過不想傳位,也沒說過不傳給他。
并不知呂澗欒的心思的呂奉轅麾下的臣子又一直給他灌輸著將來必是皇帝的想法,無數(shù)次的表明那個位置就該是他的,因為他是嫡長子。
認準了這件事的呂奉轅又堅定認為被自小疼愛的端王這個二弟給背刺,隨著年歲漸長,他心里的執(zhí)念反而越來越重,已經(jīng)不是想不想放棄的問題了。
但呂澗欒的想法其實很簡單。
他雖是澡雪巔峰修士,卻也并沒能得到永生,無論是誰,肯定都想一直在皇帝的位置坐下去,只是時間不允許,傳位是遲早的事。
呂澗欒也很難明著說,我就要一直當這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