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重錦接著笑道:“何況勾欄里夸兩句,實(shí)為敷衍,贊魏兄,是發(fā)自肺腑,不可相提并論。”
魏紫衣吃面不語。
而在街的另一側(cè),正站著剛來的姜望和唐棠。
姜望喃喃道:“沒想到陳重錦還是來了魚淵學(xué)府啊,是有把握了?”
唐棠則看著魏紫衣,說道:“那家伙有些不尋常啊,好濃郁的浩然氣?!?/p>
姜望聞言也看向魏紫衣,隨即略有意外道:“居然已入境?看來這些日子他很刻苦?!?/p>
所謂入境當(dāng)然并非百日筑基,而是入了洞冥,真正成為了一名修士。
唐棠笑著搖頭道:“因儒門傳承幾乎斷絕,帝師雖重拾,可也是縫縫補(bǔ)補(bǔ),只能算半正統(tǒng),縱是如此,魚淵學(xué)府的門生也并非誰都能踏上這條路,所以讀書人是讀書人,世間卻少有夠格稱儒修的,走得其實(shí)還是當(dāng)世主流修士的道路?!?/p>
“帝師自然夠格稱儒修,但整個(gè)魚淵學(xué)府,也就帝師一位,西覃那邊的鋒林書院可是有著好幾位,而面攤上那個(gè)小家伙,正是走得儒修道路,能入門,就已經(jīng)了不得?!?/p>
“只要不會在此停滯不前,繼而轉(zhuǎn)修門路,未來必是魚淵學(xué)府里第二位儒修?!?/p>
姜望問道:“所以魚淵學(xué)府之外還有儒修?”
唐棠道:“張首輔算半個(gè)。”
“儒家典籍也并非都在大隋魚淵學(xué)府或者西覃鋒林書院里。”
“大隋這邊還好,西覃那邊很多儒家典籍都被世家大族掌握著,可典籍是典籍,只能靠悟,非純粹的修行法門,能直接在儒家典籍里明悟修行法,好比張首輔,鳳毛麟角。”
“只說儒門修行法,鋒林書院擁有的依舊比魚淵學(xué)府多?!?/p>
姜望了然道:“魏紫衣的資質(zhì)確實(shí)頗高,尚未修行,便已悟出浩然氣,且還不是尋常的浩然氣,若半路不會夭折,真正成長起來,未來的確會是一尊儒門大能?!?/p>
唐棠說道:“儒門如能再次昌盛,也是好事,這世間的確很缺浩然氣?!?/p>
姜望道:“陳重錦是盯上了魏紫衣,倒是有眼光?!?/p>
唐棠看向街對面,說道:“又來一位?!?/p>
他轉(zhuǎn)身走至街角。
姜望莫名跟過去。
唐棠笑道:“先別打擾,看看這兩位都來了魚淵學(xué)府,是想干嘛?!?/p>
姜望盯著街對面駛來的馬車,停在了陳重錦的馬車旁邊,而駕車的人是梅宗際,車廂里的人毫無疑問,正是太子陳符荼。
下了車便要步入魚淵學(xué)府的陳符荼,忽然轉(zhuǎn)頭,看向面攤,意外想著以為來晚了許久,沒想到老四還在府外逗留,他不可避免將目光放在魏紫衣的身上。
梅宗際低聲道:“魏紫衣,來自苦檀瑯琊,今年秋祭的苦檀文試魁首,也是殿試頭名?!?/p>
陳符荼道:“聽說過?!?/p>
往年秋祭各境三甲赴都殿試,都是萬眾矚目。
但因今年姜望來了神都,陳符荼的注意力并未多放在殿試上,所以對魏紫衣只是聽過,沒有第一時(shí)間了解,后面漸漸就給忘了。
看著很熱情的陳重錦,陳符荼問道:“魏紫衣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梅宗際說道:“只知魚淵學(xué)府的掌諭們都很喜歡魏紫衣,無論是誰去哪都帶著他,就算與旁人發(fā)生口角,正生著氣,看向魏紫衣的時(shí)候,也會重新露出笑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