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當然不可能因為姜祁背叛陳景淮。
何況,有野心是一回事,陳景淮表露出來的還是仁德。
以往軟弱的性格,以及跟著姜祁在神都瞎轉悠,讓陳景淮也和百姓們打成一片。
身為皇子,但平易近人。
他需要保持住。
得民心的優(yōu)勢,無論如何也不會隨意拋棄。
錯在姜祁,哪怕姜祁犯下大錯,他都愿寬恕,哪個百姓能挑理?
姜祁又不是在神都人人愛戴,讓百姓無論有理沒理都站在姜祁這一邊。
只要不是全神都跟他作對,某些聲音其實根本沒人能聽見。
在梅宗際的視角里。
陳景淮登基稱帝,更顯仁德之名。
直接免稅三年就足以讓百姓們歡呼陛下圣明了,何況后面一連串為百姓好的新政。
雖說目前的大隋并非有史以來最強盛的時期,但絕對稱得上最繁盛的時期。
然而直至陳景淮修行的想法加劇,不說完全不理朝政,更多心思確實偏重在修行上面。
梅宗際成了太子陳符荼麾下首臣,再也沒能像以前那樣跟在陳景淮身邊了。
所以要說起來,現(xiàn)在的陳景淮,梅宗際真的不敢說多了解。
陳景淮不殺姜祁,梅宗際能理解。
陳景淮不殺姜望,梅宗際也能理解。
畢竟一開始誰知道姜望是誰?
何況姜望一生下來,就有病,注定活不長。
哪怕姜望后來嶄露頭角,就注定活不長這件事,也確實沒必要大動干戈。
可在姜望進境神速,戰(zhàn)役,那時候可沒有這么大的疆土面積。
真正強盛還是在漠章戰(zhàn)役后。
各境定名劃分區(qū)域也是在諸國之亂后。
其間妖怪勢弱,在隋覃之爭里才漸漸復蘇。
根本沒機會也沒能力禍亂瑯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