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運衙門不是設有登聞鼓嗎?”
“就算不擊鼓,聯(lián)名寫份狀子,陳述一下商旅艱難,請求朝廷明察,確保漕運查驗一視同仁,總還是可以的吧?”
“這又不是告誰的狀,是為了維護漕運秩序,朝廷想必也是樂見的?!?/p>
周老板和王商人交換了一個眼神,心中頓時活絡起來。
趙牧這話,點醒了他們。
硬碰硬肯定不行,但以“維護公平”為名,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施加輿論壓力,卻是名正言順。
尤其是針對風頭正勁的謝家,若能借機讓官府也“重點關照”一下他們,豈不正好出了胸中這口惡氣?
“趙東家高見!”周老板一拍大腿,“我等這就去聯(lián)絡相熟的商戶,具名呈文!”
“要求漕運司對所有船只嚴加查驗,杜絕舞弊,以示公允!”
趙牧笑瞇瞇地又遞過去一瓣橘子:“哎,我就是隨口一說,諸位老板自行斟酌便是?!?/p>
“來,嘗嘗這橘子,嶺南剛運到的,甜得很?!?/p>
他看似置身事外,只是提供了一個思路,卻精準地利用了商人們對不公平競爭的本能反感,以及借機打壓競爭對手的心理。
一場針對謝家船隊的民間輿論壓力,就在這看似閑談的午后,被不著痕跡地推動起來。
涉及利益,商人辦事那叫一個有效率。
過了沒多久,東宮麗正殿內。
李承乾正在批閱奏章,馬周拿著一份文書走了進來:“殿下,漕運司呈報,近日有數(shù)家商戶聯(lián)名遞狀,反映漕運查驗尺度不一,存在不公,懇請朝廷整飭,以示公平?!?/p>
“其中……隱約提及恐有官商勾結,對特定船隊放水之嫌?!?/p>
李承乾接過文書,快速瀏覽了一遍,眉頭微蹙。
他近期心思多在柳文淵散播謠言之事上,對漕運的具體事務并未過多關注。
但這份聯(lián)名狀,卻讓他警覺起來。
“聯(lián)名的是哪幾家商戶?”他問道。
馬周報了幾個名字,都是長安城里規(guī)模不小,但與柳文淵陣營并無瓜葛的商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