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崇順著他的目光看去,那是國界線的最北邊,和從前相比,那里足足增加了一掌的距離。國界之外是大片的無主之地,雖然空著很可惜,但那里多是森林和雪原,有些地方甚至是終年積雪的不毛之地,占來做什么?
不過,考慮到每個帝王都有開疆擴土的野心,衛(wèi)崇并沒有說掃興的話,“現(xiàn)在有兩個辦法,一是將原塞平、術鸮、烏日等地的百姓北遷?!?/p>
秦疏搖頭:“以現(xiàn)在的氣候,只能內遷,將人遷到北邊就是送死。而且,他們剛剛歸順,正是人心惶惶的時候,為了安穩(wěn)民心,此時不宜妄動?!?/p>
衛(wèi)崇贊同:“現(xiàn)在還有小股勢力反叛,鎮(zhèn)壓后再行教化之事,怎么也要經(jīng)過兩三代人,才能讓他們從心上認同凌國人的身份。所以,陛下還是遣人樹幾塊界碑過去好了。”
默默干活的太子殿下直撇嘴,北邊的那些國家一個個的小的可憐,不過彈丸之地,便是遷徙又能遷出去多少人。
就說烏日,方圓不過十里,還沒某些村子大。從前便是凌國的附屬國,每年都要過來打秋風,歲貢些土特產,帶著大把的賞賜回去。還是后來鴻臚寺開始創(chuàng)外匯,烏日發(fā)現(xiàn)沒利可圖,這才消停了。
秦衡心里吐槽,又翻開下一本折子,看到上面的內容,樂了。
“不必派人了,”他揚起手中的折子,“鎮(zhèn)北將軍狩獵,順便帶了幾塊界碑過去,恭喜父皇,國界線再移二百公里?!?/p>
崇安九年,安分數(shù)年的赤焰國開始小動作頻出。
赤焰國上一任首領覬覦凌國的土地,派遣探子一路投毒,便是衛(wèi)崇也著了道。
有秦疏提供的解毒丸,衛(wèi)崇這才順利解除了鬼臉菇的毒性。他不是吃虧的性子,身體恢復之后,便派人前往赤焰國刺殺普米爾。
赤焰國本來就是個部落聯(lián)盟國,各個部落之間并不如何親密,秦疏深恨普米爾謀害衛(wèi)崇,加之普米爾是個好戰(zhàn)分子,便也使了些手段,在各個部落之間制造矛盾,讓好不容易有了集權趨勢的赤焰國再度分崩。
普米爾死后,整個國家形如散沙。只是氣候的變化卻又滋長了某些人的野心,新的普米爾應運而生。
赤焰國信仰那迦祖神,那迦在赤焰國的神話中是半人半蛇的形象,掌管繁衍和守護。
與其他國家相比,地處熱帶的赤焰國的氣候可以說得上舒適,適宜的溫度更適合人類的生存繁衍,他們將這一時期稱之為神眷期。
新的普米爾是個野心家,他利用神眷期的到來,將各個部落再次聚集在一起,開始從凌國搶奪資源。
這次朝會,商議的正是此事。
眾臣對待赤焰國的態(tài)度不一。
凌國與赤焰國中間隔著一片密林,陳腐的落葉滋生了瘴氣和毒蟲,對于凌國人來說,越過密林作戰(zhàn),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相當一部分人覺得,攻打赤焰國沒有必要,占領那里意義不大。
在凌國人眼中,赤焰國就是一群沒開化的蠻子,和他們根本沒有道可講。只要守住密林,不讓他們再越界侵擾便是。
不過,他們也知上座的天子主意大著呢,最終的決定權還要看陛下。
作為一個心懷仁德的君主,面對鄰國的挑釁,秦疏言之鑿鑿,為了本國本性,迫于無奈,便也只能還之與刀戈。
朝會結束,秦疏轉頭便與幾位閣老在內書房開小會。
自打崇安三年那件事后,凌國一直防備著赤焰國,赤焰國在這個時候不老實,真就是主動往槍口上撞。
連年的戰(zhàn)爭已經(jīng)將幾位閣老磨煉出經(jīng)驗來了,打仗確實勞民傷財,可戰(zhàn)爭結束后,收繳的財物足以彌補之前的損失。陛下既然決定出兵,其中定然有利可圖。
幾人就人員調配,糧草物資,水陸配合等等事宜磋商,除此之外,還要考慮拿下赤焰國后的管。
這個過程,秦疏只要坐在那里點頭搖頭就好,他的大臣們能自會將事情安排的明明白白。
秦疏雖然經(jīng)歷過現(xiàn)代文明的洗禮,卻也不覺得占領他國有什么不對,至少,他視人命,如己命。作為統(tǒng)治者,他比普米爾強上千萬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