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錦喬整理了兩天的公文和卷宗,那是越來越得心應手,而人太勤快的后果就是本來堆在太子桌子上的公文九成都堆在了她的桌子上,像是一座山一樣快把她淹沒了。
她面前本來是一張小桌子,現在已經換成了一張跟太子殿下的書桌一樣大的桌子,就為了方便堆東西。
沈錦喬一忙起來那就是有頭沒尾,根本看不到盡頭,倒是因為她一直幫太子處理公文,被這些大臣們客氣的稱一聲‘雁七大人’。
嘖,別說,雖然是假名字,但是看著這些大臣這么客客氣氣恭恭敬敬的喊她‘大人’,還挺有成就感的。
沈錦喬倒是沒見到衛(wèi)北朔,不過在匯報的折子里看到了,衛(wèi)北朔來的時候是工部大臣,所以來的時候就被派去監(jiān)督修建大壩和城墻,一天到晚兩頭跑,幾邊都需要他兼顧。
她記得衛(wèi)北朔好像還身受重傷,可一直都沒有傳出他受傷的消息,這么說來他就是硬撐著,加上這么大強度的工作量,可想而知衛(wèi)北朔得多慘。
尤其是太子這幾日還下了好幾次命令催促工部加緊工事,防止下一次下雨再一次的洪水。
這么一來,那衛(wèi)北朔不得被累死?
這才是真的光明正大的折磨你,還讓人挑不著錯處,整死人不償命啊。
沈錦喬打了個激靈,太子殿下惹不起,惹不起
本以為太子殿下會這么勤勤懇懇、為國為民,結果來到這里第四天,太子殿下病倒了。
當真是病來如山倒,說暈就暈,說倒就倒,暈倒之后還發(fā)燒,整個人都迷糊,五個御醫(yī)輪番上陣,幾經研討,這才給太子爺定下一個藥方子。
然而等他們細心把要煎好送來,沈錦喬親眼看著花公公給倒了,然后換上一碗他熬制的藥。
沈錦喬:她不是很確定花公公是不是看不慣太子爺平日對他的欺壓想要直接弄死太子算了。
太子生病了還給他吃那么詭異的藥,總覺得太醫(yī)的方子比較靠譜啊。
太子的病時好時壞,醒了就處理公事,然后把整理的事情交給沈錦喬,然后他抉擇,不過醒了沒多久,他又昏睡了過去。
沈錦喬來到這里幾乎都沒怎么出去過,偶爾出去一趟,卻聽得外面到處都在議論太子爺,說太子為了百姓勞心勞力,幾日幾夜不眠不休處理政務,最終累得倒下,如今哪怕拖著一副重傷的身體還在為背心操勞,百姓們無比感謝太子勤政仁德。
聽說太子自幼身體不好,在佛門長大,這些百姓還自發(fā)去寺廟為太子祈福。
本來還擔心西南這些百姓對朝廷寒心,結果現在到好像是更加的歸心了。
當然,最重要的是他們這些天終于吃上糧食了。
太子將貪官家里抄出來的財物全部計入賑災銀,從東南購買糧食運送過來,直接給百姓們發(fā)糧食發(fā)肉類,終于吃到了食物,他們才對朝廷有真心實意的感謝。
不僅如此,太子爺還下令工部征集當地壯丁參與修建大壩,工錢按天結算,而修筑大壩的同時,征集多余的壯丁,開始幫家里完全被沖垮的百姓重建房屋。
眼下街上到處都可以看到搬著建房材料的百姓,一個個臉上再也不是剛剛看到的那種死氣沉沉,全都充滿希冀,仿佛已經看到了美好安定的日子即將到來。
沈錦喬站在那里許久許久,她忍不住想,若是換了別的官員能不能做到這樣的地步?
顯然,是不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