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府監(jiān)督下也做不了假,鄭大娘一家整整讀了五日,光是在這條巷子口都說了三遍,鬧了好大的沒臉。
街坊鄰居自是都知道了,這等離譜的大瓜惹得大家一連討論了好幾日。
當(dāng)時莫婤病剛好,能自己下床后便想著坐在巷子口聽聽風(fēng)土人情,多了解這個時代。
誰知歷史浪潮未得知,先吃上了一口大瓜。
這一系列流程下來,就是古代版崆峒+告上法庭+侵犯名譽(yù)權(quán)+登報道歉!
一聽莫母及此事,鄭大娘黑了臉,也沒心情再勸,起身走了。
見阿娘一句話便讓巧舌如簧的媒婆都沒了言語,莫婤對母親豎了個大拇指。
看著閨女崇拜的目光,莫母揚了揚下巴,進(jìn)屋繼續(xù)收拾東西去了。
……
雞鳴三唱,天還是灰蒙一片。
莫家母女帶著行囊,坐上了去往東城的馬車。
馬車上,竟還坐著錢夫人。
錢夫人先是感謝了莫母一番,后又同她講了些高門大戶的忌諱,囑咐莫母千萬瞞下自己驗尸的本事。
看著依偎在莫母身旁的莫婤,又提醒她別讓女兒走這條路,在大戶人家尋個如意郎君嫁了,覓個好前程。
莫母走南闖北這些年,自是知錢夫人的好意,連連道謝之余,也是暗下決心。
見母親心中有了成算,莫婤大感不妙。本想再大些,在古代大展拳腳,給隋朝穩(wěn)婆屆來點現(xiàn)代助產(chǎn)的震撼,現(xiàn)今看來是無望了。
晨曦微露,天邊泛起淡淡霞光,兩輛馬車穿過高大的坊門,使入東城平康坊。
沿街而行,商鋪林立,不時有茶肆酒樓映入眼簾,幌子隨風(fēng)輕輕擺動。
看著馬車外的繁華,正規(guī)劃著日后要買下哪處宅院,哪幾間商鋪,最好還能開家接生館的莫婤,被莫母一把拽回身旁。
馬車又行了一盞茶的功夫,終是到了高府。
錢夫人讓人通報后,沒等多久就魚貫而出許多丫鬟下人。
領(lǐng)頭的婆子穿著最為講究,約莫是管事級別的,錢夫人同她見禮后,便辭別了。
這婆子領(lǐng)著莫氏母女穿過角門,往內(nèi)院走去。
冬日里的高府院子景色依舊迷人,走在一條用青石鋪就的小徑上,兩側(cè)古樹蒼勁,一股舒朗大氣的底蘊撲面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