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同穩(wěn)娘們學習接產技藝外,還要與女官們學習禮儀修養(yǎng),她甚至求王娘子找來了女夫子,琴棋書畫、四書五經皆有涉獵。
每月每科均有考核,兩年后有最終考核,只有通過者方能出師為穩(wěn)娘,全優(yōu)者她甚至會推選其為女官。雖說嗣昌局的官員任用歸吏部調配,但他們去何處找女官啊,多是由莫婤推舉。
此番培養(yǎng),相當于女子書院,這也是莫婤嘗試在大唐推廣女子教育的的筆墨紙硯,正全神貫注地瞧著高臺上的女夫子。
窗外的小娘子們面露向往,她們的父母們更是懊悔。
念著小娘子們的基礎水平參差,莫婤分了高中低三班教授,分別對應高中低階穩(wěn)娘。半月后有模擬考,只有通過初始考核者,方能正式成為學徒。
這消息不知怎傳了出去,月末考核之事,竟成了全城關注的焦點。
昭昭萬里銀河,墜落西南,雞鳴伴著譙樓鐘聲,迎來東方既白。
嗣昌局署門外早已人頭攢動,只是眾人皆靜默等候,氣氛迫急如拉滿的弓弦。
待譙樓鐘聲絕,萬眾矚目下,嗣昌局的署門緩緩開啟。
莫婤著淺緋色官服,領眾女官邁出門檻,峨冠博帶,儀態(tài)萬方,如夏日艷陽般絢目,百姓們怔怔望著竟一時忘記了緊張。
鵠白名冊漸漸展開,莫婤朱唇微啟,莊嚴肅穆的聲兒響亮悠長。
“高階班,景雯”
“高階班,慧君”
……
“中階班,紅玉”
……
“低階班,梨花”
……
百姓們大氣兒不敢喘,生怕驚擾了莫大人,更怕聽漏了自家閨女的名兒。
待她宣讀
完畢后,眾人方發(fā)出來歡呼雀躍聲,將名冊貼于署門外的公示欄上,無論何時去瞧都圍滿了人。
其實,這批小娘子家中皆是頂著萬般壓力支持她們上學的,之后更是受到了全城百姓的矚目。她們也知這局勢,原就聽話懂事,后更是勤奮好學。
因此,莫婤未刷掉一人,只是根據其接受知識的能力,調整了班階,在嗣昌局后專賃了套三進院落做書院。
前院,五間正屋做課室,東廂房為接產實操室,西廂房為琴棋書畫室,前院的院子兼?zhèn)湮璧?、儀態(tài)訓練場。
中廳是用膳休閑之處,她雇了廚娘,還擬定了適宜小娘子們生長的營養(yǎng)餐譜。
后院改造成了寢室,擺著雙層高低床,除了住讀的小娘子們,還住著外聘的夫子。
于后罩樓中留出了婆子丫鬟們的居所后,剩余的屋舍,莫婤更是大手筆的打通改造成了藏書閣,小娘子們可憑刻有其身份的銅符借閱。
閣中藏書頗豐,印了穩(wěn)娘們帶來的接生類書籍數本。為開拓她們的眼界,她寫信同王娘子寄來了幾大箱,又搜羅了城中書肆,還押著過目不忘的長孫無忌謄寫了數本,直至藏書閣不再過于空曠,方罷休。
這般大的陣仗,連去往太原的李世民也知曉了,竟也于書院開學前日送來了整車書籍。讓莫婤更驚喜的是他親筆題的牌匾——蘭臺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