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正聽得羞紅了臉,忙用手帕裹著卷進了香囊,躡手躡腳地往遠處逃,心中還在感嘆,還是自個兒想淺了。
魏晉南北朝時,有流傳下一古怪習俗,人們將偷竊當戲耍,可以互相隨意偷竊而不受懲罰。
最早見于《魏書》的記載,“四年春正月禁十五日相偷戲”。
而別人只是互相偷些價值不高的小玩意,你們是直接偷人啊。
回了下人院,莫母正煮著元宵。
這元宵特意在馬家鋪子買的滴粉湯圓,用井水淘洗出珍珠般的江米,里頭桂花香餡裹著胡桃仁。
正同莫母吃著元宵,小院中零散幾顆石子落地。
端著碗,一抬頭,長孫無忌同李二郎正掛在斜頸樹上,邀她出去頑。
“快去快去——”
阿娘摸了把碎銀子塞她袖里,將她送出門。
一開院門,門外的單大人,不知已在門口晃悠了多少圈了。
“阿娘也快些罷!”
打趣著阿娘,見她罕見地紅了臉。
趁阿娘回屋梳妝時,她仔細打量單大人,直把小伙伴們瞧得都著急了。
長孫無忌蒙上她的眼,李二郎拽著她的胳膊,二人哄著她上了街。
市井間,簫鼓喧騰,人影攢動,條條道上幽香陣陣。
她還拉著他們,提花燈,過小橋,繞城墻,講述何為游百病。
大隋沒有游百病這一說法,多是明清以后婦人們的習俗。
在元宵節(jié),著盛裝,成群出門,走橋渡危,登城,摸釘求子,夜半始歸。
“有用嗎?”李二郎好奇詢問。
“只是一種美好的愿景?!蹦獘B加重語氣重復。
“所以沒用?!遍L孫無忌幫忙總結。
兩個大直男,莫婤氣得又一人拍了一掌,回了高府。
方進屋,鄭媽媽便送來一碟高夫人賞的兔子面燈,足足十二盞,代表一整年。
面團搓成圓球是兔子頭,細長條彎曲成兔耳,紅豆點出眼,剪子剪出嘴、胡子、尾巴和四條腿,還用剔牙簽子按了爪印。
中間放著杏仁油,鑲了根棉做燈芯,一閃一閃寓意驅妖避邪祛病。
“婤婤好生收拾,夫人讓你過幾日同她一道去終南山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