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還沒說完,她就緩慢地意識到了倏然逼近的距離。
池既本來是要伸手去拿她藏在身后的本子,整個人往前走了一步,伸手向后,微微俯身,正正好好地把她圈在懷里,此刻因為聽她說話,而停下動作,垂眼看她。
……很近。
遠超一般的社交距離。
她幾乎能聞到他身上衣物還帶著的洗衣液氣味。
兩個人都一停,呼吸都輕了幾分。
大家都是成年人,對于這種情景再心照不宣不過了,對視的瞬間就能察覺到對方的情緒變化,告訴對方“我也察覺到這一點了”,然后選擇戛然而止,或是試探性地繼續(xù)。
池既的手收回來了,像是對她手上的東西失去了興趣,轉(zhuǎn)而試探性地、極輕地落在她腰側(cè)。
陳綿綿幾不可察地躲了一下,然后像是想到什么似的,硬生生頓住,停在原地。
外面好像下雨了,不太大,雨聲淅淅瀝瀝,連綿不斷,微涼的風(fēng)從窗縫里吹進來,房間里一片安靜。
兩個人的距離愈來愈近。
陳綿綿垂著眼,看著他的衣服一角,情緒復(fù)雜到不能僅僅用“緊張”來概括,呼吸略微急促,又被強制放緩。
她甚至能夠感受到身前人的呼吸灑在自己臉上,然后鼻尖傳來輕輕的熱意——
“砰!”
背在身后的手倏然不受控制地前伸,手里方才還在被爭搶的本子砰地落地,在寂靜的房間里發(fā)出清脆的聲響,像是另一場幻夢破碎的信號。
陳綿綿推開了他。
在鼻尖相觸,吻即將落下的前一秒。
動作極其迅速,整個人往旁邊側(cè),臉偏開,是一個非常明顯的抗拒和躲閃的姿勢。
更糟糕的是,愣在原地的兩個人,似乎都同時意識到了:
這個動作好像是下意識的。
不是大腦能夠控制的,不是陳綿綿想著忍一忍,試一試,萬一呢,諸如此類的詞匯和句式,就能夠順利實現(xiàn)的。
早在池既的手試探性落在她側(cè)腰的時候,她就停頓了一秒,然后告訴自己:
……試一試吧?萬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