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張曼倩推門而入拿了他謄寫的草稿,張學舟才愣神過來。
“好消息?你找到批發(fā)土雞的商家了?他給我們一只便宜幾塊錢?”
張學舟看著滿臉喜色的張曼倩。
他太清楚這種喜笑顏開了。
若沒有掙到大便宜,張曼倩不可能笑得如此開心。
“比買到便宜雞還高興啊”張曼倩道:“咱們馬上就有三萬到五萬塊的錢入賬了!”
“哪來這么多錢?”
“快看看這條新聞,喜報:我市育才中學張學舟同學不畏艱難奮勇登高,取得全省第三的好成績!”
如果沒有高三才轉(zhuǎn)入育才中學又叫張學舟的轉(zhuǎn)讀生,育才中學的應屆生就只有一個叫張學舟的人,而這個人就是她的弟弟。
張曼倩滿臉喜色看著這條溯東市高考新聞,臉上的喜色顯而易見。
“快說快說,你就是這個張學舟對不對?你快點給我承認!”
張曼倩將張學舟腦袋按到屏幕前。
她希望張學舟不要說高三年紀組還有另外一個同學叫張學舟,那樣她會從天堂掉到地獄,再次感受到世間生活的殘酷。
張曼倩這種想法并不奇怪,畢竟張學舟從小到大的成績都是屬于吊車尾。
不是說張學舟的成績不好,而是張學舟一直屬于別人甩不掉,但又跟不上成績最好的那一批人。
放在社會群體中,張學舟就是上不上下不下很難出彩的普通人。
張曼倩難于相信張學舟成績突飛猛進到這種程度,但她又相信育才中學很難有兩個同名同姓的張學舟。
這條新聞讓她心中上下忐忑,在傾向于相信自己弟弟時,張曼倩也不想聽到別的聲音。
她使勁晃了晃張學舟的腦袋,等到張學舟連連點頭,她才滿意放開了張學舟。
“看不出啊,我親愛的弟弟,你居然還有掙錢的天賦”張曼倩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