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份培養(yǎng)基并不多,每份培養(yǎng)基只有十毫升,總計也不過四升容量。
張學舟有點小后悔為何當時沒給周月燕更多份量的鍛靈丹液,但凡他給個十升八升的,張學舟說不定就不用付這筆七五折的尾款。
又有從朱良平異獸工廠購買的異獸被卡車運輸而來。
張學舟必須說駱不讓確實與眾不同。
正常的研究人員是一頭異獸對應一種血劑,也會專心鉆研調制這個類型的血劑。
但駱不讓短短兩小時內連續(xù)對五十二頭異獸下手,一次性調配五十二種不同的血劑。
這等同于五十二本書擺在眼前,需要同時進行觀看并弄清楚其中的內容。
“完了完了完了!”
觀摩學習的張曼倩只覺駱不讓分心操作太多了,這種科研方面的調配不是過流水線,而是每時每刻都有數據方面的變化,需要科研人員對數據進行精細化計算。
哪怕周月燕實驗室提供的培養(yǎng)基非常契合這些血液提取物,但凡增添培養(yǎng)基的份量出錯一次,高端血劑就會變成中端血劑,而中端又會變成低端,至于低端則有可能報廢。
駱不讓近乎同時配置五十二份,張曼倩只覺這其中的容錯率降到了冰點。
她低念一聲,眼睛隨著駱不讓上上下下。
張曼倩一方面是覺得駱不讓的調配很可能完了,另一方面則是假如駱不讓的調配最終成功,那張曼倩覺得自己完了。
作為高材生,張曼倩不論是科研還是基因格斗術都極具水準,在同年齡層次中較為優(yōu)秀。
但宛如張曼倩的虎鶴雙形,張曼倩的發(fā)展極為均衡,碰到頂級天才就會感受到難于扯平的距離,哪怕是她能在其他方面擊敗對方,但這確實會讓她有壓力。
眼下的她跟不上駱不讓的節(jié)奏,更是難于復刻對方的行為。
“這位駱講師是真行嗎?”
“真行!”
張曼倩咬牙低聲問了張學舟一句,得到張學舟極為肯定的回答后,張曼倩頓時感覺到難于企及的距離。
“他的優(yōu)勢在于記憶,再繁雜的數據都可以一遍過,行為舉止很難犯錯”張學舟道:“你可以將此理解為個人的特殊難于復刻。”
“原來是這樣!”
張曼倩瞬間就理解了駱不讓的不同。
這與張學舟并無區(qū)別,在眾人還在為了辟毒決頭疼時,張學舟修行了九種類似的術且沒有造成任何沖突。
如果將張學舟規(guī)避之術上的水準簡單計算成平均貫連了四萬竅穴,張學舟的九大規(guī)避之術就有關聯三十六萬個竅穴之多,且張學舟能自主運轉這些規(guī)避之術。
這意味著張學舟腦海中至少有三十六萬份相關數據。
恐怖的記憶力助推了張學舟這一切,也讓繁雜變成了普通。
而其他人在短期內幾乎不可能實現張學舟這種修行,只能靠著時間慢慢推動。
眼下的駱不讓同樣如此,只是駱不讓體現在科研方面,也讓張曼倩覺察到難于企及的水準。
駱不讓在實驗室的行為有條不紊,雖有忙碌但不混亂。
哪怕駱不讓在很多血劑上屬于第一次調試,駱不讓也是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