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修為低學識淺,連陽魄是什么都不知曉,沒能在獨尊峰認出您的形態(tài)”張學舟道:“如今多修行了幾分,才知曉您這種是了不得的大能力!”
“只是一具做不得什么用的法體罷了!”
尊上擺擺手。
他今天丟的面子很大,但張學舟依舊不改崇拜之意,這讓他還是較為受用。
這甚至降低了一些他心中憤怒的憋屈感。
畢竟不是每個圣地之主都能承受這種被堵上門的恥辱,他也沒法例外。
但張學舟說的也沒錯,這家伙修為低學識淺,若被李廣尾隨,對方壓根沒能耐發(fā)現(xiàn)。
事情毫無疑問是這家伙踏入十萬大山所引發(fā),又被靈羽一路牽引,導致李廣最終潛入了圣地之中。
不需要拷問張學舟,尊上就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他看著一臉崇拜和贊美的張學舟,一些重話和教訓的小手段硬是沒好意思拿出來。
“您這是另辟蹊徑凝聚了一個身體,怎么可能沒用呢”張學舟詫異道:“若您用這種法體施法,那必然是法力滔天!”
“這法體屬于法力凝聚的產(chǎn)物,但凡被破法術(shù)或破法箭所針對,一箭下來就會讓我法體大損”尊上搖頭道:“這種致命的缺陷讓法體只能做一些普通之事,難于運用到本尊所要面對的高手爭斗中!”
“這種缺陷沒法解決嗎?”
“凝聚第二軀哪有那么容易,即便老君都不得不借助人類生育凝聚肉身”尊上道:“想讓虛轉(zhuǎn)化成實,這需要法力到達實的形態(tài),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我聽說陰陽家有傀儡術(shù),又有五行擬態(tài)之術(shù),還有陰魂附體之術(shù),這些術(shù)對您有沒有借鑒的作用?”張學舟關(guān)心道。
“術(shù)是由法所構(gòu)建,既然法是虛,那術(shù)就難于走向?qū)崱弊鹕系溃骸澳闼岬倪@三種術(shù)有一定的奧妙,但最終凝聚的還不如本尊的法身!”
“我聽聞南贍部洲修士百家爭鳴術(shù)法綻放萬千,若尊上您難于解決,有沒有傳出去的想法”張學舟建議道:“萬一有什么修士誤打誤撞解決了問題,那豈不是極妙!”
“傳出去?”
各家學派有什么大能耐都是自己把守著,絕對不會想著外傳。
但張學舟這個建議還真是讓尊上有些動心。
他不怕別人學了之后有多大的能耐,但他希望別人有可能出現(xiàn)的完善。
但凡他能做借鑒,他就不需要依托本體爭斗,而是法力不斷法身不絕,能持續(xù)不斷進行作戰(zhàn)。
而在他暮年生涯的瘋狂念頭中,尊上甚至還想著陽魄脫離腐朽的肉身單獨存在。
這是一個極為瘋狂的行為,但這并非空談的想象,在以往就有人提出過類似的構(gòu)想。
“姜尚曾經(jīng)說神魂不滅,真靈永存,從此可得長生大道,可恨那仙庭和我們當時是敵對關(guān)系,我又不曾投入他們那邊,哪曾知曉里面的隱秘!”
尊上覺得仙庭眾仙有可能存在他所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