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一些朝廷同仁曾提及董仲舒很衰,文翁與董仲舒共事長時間后不免也有了認同。
對方真是干啥都不成。
文翁注目過一臉微喪的董仲舒,又關注著白幕布上的巴蛇妖時,他忽地想起了一樁事。
“仲舒兄,如果可以,你最好尋一尋黃老之說學學”文翁推薦道。
“黃老之學?”
“仲舒兄很可能面臨氣運有缺的窘境,我也不清楚這種玄學之說是否對仲舒兄有用,但你學一學應該不吃虧!”
“我氣運有問題嗎?”
體內(nèi)屢屢產(chǎn)生突破感覺,但又因為后繼無力無法向上。
前前后后闖蕩近時間一直卡在神通境。
在朝廷干活一直是有什么破事爛事就屬于他接手。
……
諸如此類,董仲舒覺得自己可以寫成一長排。
但他在十年前的運氣很好,堪稱天之驕子一般青云而上,少有承受逆風逆水。
“或許是你此前用多氣運了,而后開始反噬”文翁不確定道:“有些人就是上半生順風順水,下半生……”
“我知道你的意思了!”
董仲舒點點頭,示意自己已經(jīng)明白文翁表達的意思。
前半生屬于天才,后半生淪落成庸才的大有人在,而前半生大富大貴,后半生挨刀喪命者也不少。
若將這種命歸屬到玄學理論中,董仲舒覺得不靠譜。
但若要說這種命和玄學不相關,董仲舒覺得也沒可能。
如同文翁所說,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學一學不是壞事,而利用一番或許也不差。
“黃老學派的氣運學也被秦皇燒光了,剩下只有一些殘本和我等儒家人通學的內(nèi)容,不曾精研深入,這要如何夠用!”
董仲舒浮念劃過。
他記下文翁的推薦。
不僅僅是文翁,大多數(shù)大修煉者對同階修煉者或僅僅次一籌的修煉者少有指點,怕誤引導走入歧途。
能讓文翁開口推薦,文翁心中的判斷沒有八成也有五成,才讓文翁善意提出。
董仲舒勉強笑了笑。
他注目過白布上的巴蛇,又看著對方獨眼傳來的寒芒。
直到他施法定位越顯困難,白布上的景象漸漸開始模糊,他才止住了施法。
“兩個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