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一路辛苦,哦,去了淮南、江都、廣陵、臨淮、泰山、北海、膠東、睢陽、渤海、真定、常山、巨鹿、南陽,你去的地方挺復雜?。 ?/p>
新帝接過張學舟遞交的公文帛書,看著上面一個個印章,他念了念一些熟悉的大城,只覺張學舟這大半年跑的地方非常多,多到新帝都難于相信。
印章不會騙人,依對方這種跋涉的漫漫長途,這也算是沒功勞有苦勞了。
如果對方所說為真,新帝覺得張學舟辦事還是相當不錯。
“李少君此人行無定蹤,只能聽到一些消息就去尋覓”張學舟道:“萬幸是走遍了萬水千山后終于找到了他!”
“朕知道了!”
新帝點點頭。
李少君沒帶來,公文也交了,新帝想封賞沒理由,對方一路辛苦不給一些封賞似乎又說不過去。
這讓新帝還琢磨了數(shù)秒。
“你先回家休息休息,待那李少君……你待朕再叫你!”
他本想讓張學舟領著李少君前來后再給一些封賞,但想到招募李少君似乎沒那么可靠后,新帝也只得快速改了口,免得張學舟回家等李少君要花數(shù)年甚至一輩子都沒可能再過來。
“好嘞,那我回家了!”
張學舟的正經(jīng)沒幾秒,等到新帝宣布可以退下,他頓時高高興興走了人。
他應下得有些爽快,轉身就出了大殿,一時讓新帝懷疑張學舟四處亂跑沒完成招募計劃。
“這東方朔說完就跑也太快了,看上去辦事似乎有點不靠譜?但他做這個事跑了如此多地方,一路也很辛苦,可若這份辛苦沒成果,那他做事到底還算不算數(shù)?”
新帝倒是沒責備張學舟退出未央宮大殿不守規(guī)矩,但他來來回回思索發(fā)覺沒法對張學舟辦事定性好壞。
對方似乎辦了事情,又似乎沒辦成什么事。
出去大半年后,張學舟拿著一份蓋章的公文就交結了他當初吩咐的任務。
至于李少君什么時候來長安,又是否被招募了,這在當下也沒個確切的結論。
如果手底下的人都是這么辦事,新帝覺得自己沒法主政了。
“還是小羊深得朕心!”
張學舟很不靠譜,但在大殿外等候的桑弘羊則是很靠譜。
不了桑弘羊做什么,對方都會記錄下來,而且有相關記錄可查詢,
最重要的是,桑弘羊辦事帶來了顯而易見的成效。
新帝的私人金庫財富在迅速增加,如今的他終于有私錢用于打賞和收攏人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