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礙于教室里那么多人看得到,她忍住了,壓了壓飽滿的胸脯,把手里捏著的匯票一股腦塞給他,從牙縫中蹦出一個字:“滾!”
“欸!”
李恒應一聲,看了看手里匯票,是《收獲》雜志來的,頓時興高采烈地回了教室。
“李恒,什么事這么高興?”路過孫曼寧身邊時,這姑娘悄悄問。
李恒隨口回一句:“當然是發(fā)財了?!?/p>
“切!”孫曼寧壓根沒把這話當回事,繼續(xù)上課去了。
對于錢,李恒從來不打馬虎眼,核對三遍匯票,確認無誤后,他開始在本子上寫:這算不算一種成功?
寫完,他連帶本子和匯票一起放同桌語文課本上。
宋妤起初沒太在意,等到拿起匯票看清楚時,她愣了一下,隨后再次低頭查看,認認真真地查看。
匯款金額顯示:4050元。
過了好會,她才平復內(nèi)心的各種心里活動,好奇問:《收獲》雜志給你的匯款?
李恒拿起筆:對,你知道這《雜志》?
宋妤寫:知道,爸爸愛好文學,常年有訂閱《人民文學》和《收獲》。
她爸爸是大學教授。
她媽媽同樣是大學老師,不過是音樂老師。父母倆都是高級知識分子,有文學生根發(fā)芽的土壤。
李恒對此并不奇怪。
關于寫作的事,他沒打算向宋妤和肖涵隱瞞。
當即解釋:前段時間我寫了一篇小說投給《收獲》,僥幸過審了。
接過本子,宋妤讀完這簡短的一句話后,她陷入了冗長的沉思。
李恒暗暗觀察她的面部微表情,本想小小嘚瑟一番。
但可惜的是,觀察了老半天也沒有期待的畫面發(fā)生,她始終保持一副恬靜淡然的樣子,讓他生出一種有力無處使的感覺。
良久,從匯票中回過神的宋妤再次提筆寫:就是你前段時間寫的小說?
李恒回:是。
宋妤問:你投稿筆名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