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間土屋住著六口人,奶奶現(xiàn)在被大姑接走了。
以前還小的時候,李建國和田曉娥帶著李恒住一間,奶奶帶著兩個孫女住一間。
后面大了,長個了,李恒和李蘭被迫去了狹窄的二樓,姐弟倆一個東、一個西,靠墻用木板隔開,做成了簡易的單間房。
而倆單間之間堆放的主要是一些柴草。還有一口黑得瘆人的壽棺。
壽棺是奶奶的。
李恒彎腰鉆進簡易房里,坐在硬板床上十分憋氣,睡不著,過慣了愜意的中年生活,他一時很難再適應(yīng)這個吃不飽穿不暖的舊時代。
他感覺任務(wù)艱巨,要改變居住條件,要掙錢給父親治病,要把母親在陳家丟失的臉面掙回來,要讓全家過上好日子,這一切都要錢,要大錢,心慌慌地一分鐘都不愿意等下去。
這窮糟糟的光景啊,是多看一眼都覺著磕磣。
時不待我,分秒必爭。
抱著這種信念的他開始努力從記憶中搜刮各種讀過的小說雜志。
前生他當(dāng)過公務(wù)員,后面從事的也是教育行業(yè),時間非常充裕,受父親影響,平日里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看報。
當(dāng)然,時不時還打打羽毛球、籃球和練練拳之類的。
為了討宋妤歡心,還曾半路學(xué)了一手鋼琴。
可以說,他涉獵甚廣,古今中外的名著和文學(xué)作品過他眼的起碼不下千本,擠滿擠滿了整個書房。
只是根據(jù)當(dāng)下的社會條件,根據(jù)他的生活環(huán)境,他又開始犯難了,挑來挑去不知道該從哪里下手比較好???
報社投稿他都不帶考慮的。
前生好歹也是存款幾千萬的人。如今重生,幾塊十幾塊的稿費,雞零狗碎沒什么勁,李恒愣是提不起一點精神。
不是名篇不要。
都說出名要趁早,知曉后世是一個怎樣繁花錦簇的大時代,家里的落魄窘境又急需改變,他沒那么多時間去耗。
思來想去,他腦海中最終定格在了三本小說上。
分別是《廢都》、《人生海?!芬约啊痘钪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