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收獲》,嗨!沒甚講究,純屬看這名字順眼,收獲收獲嘛,寓意是極好的了。
主意已定,李恒給自己取了個筆名:平生不晚。
為了確保安全和速效,李恒狠狠奢侈了一把,花大價錢用郵包把兩份手稿分別寄了出去。
怕把《人民文學》和《收貨》搞混淆,寄之前他還特意檢查了三遍,并在末尾附上一句:若有意出版,請回寄聯(lián)絡電話號碼。
想著后天就開學去邵市了,發(fā)件地址他沒有用自己家的,而是填了英語老師家的地址和座機號碼。
之所以用英語老師的,因為在記憶中,對方住在學校,離班級近,對他又足夠好,天然有信任感。
填寫英語老師家的座機時,他暗暗感謝老天爺,還能熟記人生中背下的第一個電話號碼。
885708
真能背得,就像初戀女友的手機號碼一樣,一輩子過去了,中圖沒有刻意回味,卻仍然悄悄地藏在心底。
看著兩個郵包被工作人員收走,李恒腦海中忽地產(chǎn)生一種潛在擔憂:一稿多投會不會得罪人?
這要是擱后世誰敢這么不知天高地厚,編輯分分鐘教你做人,分分鐘拉黑。
不過隨后他的顧慮又消散了,這年頭的收稿環(huán)境輕松不說,而且信息不流通,自己一介無名之輩多投了人家也不知道啊。
就算知曉了也能理解理解的吧,畢竟是一純新手,無知者無畏嘛。
或者,干脆人家都未必會在乎。
當然了,倘若將來出名了,那肯定不能這么干了,犯忌諱。
從郵局出來,李恒本能地去了一趟農(nóng)貿市場,在他的印象中,田潤娥同志往往喜歡到這里面買東西,因為同品類的東西多,能貨比三家,好砍價。
尋找一番,果真在一賣服裝的區(qū)域找著了人。
“雪梅,我們都是老熟人了,經(jīng)常在你這里買衣服,這套衣服還能不能再少點?”
剛過去,李恒就見到親媽在用手抻摸一套白色休閑服,檢查得十分細致,連針角縫線都沒錯過。
“潤娥啊,這已經(jīng)是最優(yōu)惠了,正是因為我們是相熟幾十年的老伙計,我才沒喊你價,你看看這款式,摸摸這料子,你去別家13塊錢能買到么?”
ps:求月票!求追讀!求收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