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全家就數(shù)我最孝順了?!?/p>
一家三口其樂融融。
李斯:?我是不是有點多余?
王上、相邦和太子到底什么時候能注意一下,這里還有個外人,不要那么旁若無人??!
李斯回去之后越琢磨越不對勁。
太子說“阿蘇你真好”,阿蘇是個什么稱呼?怎么不喊父親,卻喊這個?
更奇怪的是王上回了一句“全家就數(shù)我最孝順”,哪有當(dāng)?shù)膶鹤诱f“我對你好是因為我孝順”?到底誰是爹誰是兒子?
李斯百思不得其解,只能認(rèn)為是他聽岔了,太子喊的是阿父。至于后頭王上那句,其實是在回答之前王上給相邦送劍的事。
此時的李斯覺得自己的邏輯十分完美。
直到十年后,他進(jìn)宮來,撞見秦王政和年幼的太子相處。
長得越發(fā)像他“祖父”秦正的秦王政寵溺地沖長子招手:
“阿蘇,來阿父這里?!?/p>
小太子蹦蹦跳跳地跑過來:
“阿父!阿父這個漂亮珠珠送給你!”
秦王政摸摸他腦袋:
“寡人的阿蘇真是孝順。”
李斯一瞬間如遭雷擊。
這都是后話了。
扶蘇用泰阿劍哄了大爹、又用昆山玉哄了小爹之后,該干的正事還是要干的。
他專門派了人去指點齊王該怎么拱火。
就按照李斯給出的流程,稍微細(xì)化一番。先讓齊王裝出息事寧人的模樣,盡量裝得像一些。
接下來,就是秦國的事情了。
這些年呂不韋手底下的商隊按照扶蘇和始皇的意思,賄賂了不少六國高官?,F(xiàn)在,正是該他們出工出力的時候。
先是官員勸說魏王:
“能得一半的城池已經(jīng)是意外之喜,大王不如直接答應(yīng)下來。若非如此,我魏國還得先和楚國交戰(zhàn),再和齊國交戰(zhàn)。兩場戰(zhàn)役下來才能有所斬獲,不太劃算。”
魏王聞言,略有意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