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武林人士當(dāng)皇帝,都是自己人,而且還是聲望極佳的正道魁首。三清觀的觀主認(rèn)為還是要給奉天門一些面子的,順便還能加深秦門主的威望。
這樣以后武林同道遇到事情,就會第一反應(yīng)找秦門主主持大局,而不是麻煩他們。尤其是秦門主都成皇帝了,當(dāng)主事人更加名正言順。
人家如今可是武林和朝堂兩塊區(qū)域的共同魁首——
哦你問北派?北派就剩個少林寺了。少林寺名聲大跌,沒有資格競選武林魁首之位。
倒是也有人覺得秦扶蘇當(dāng)了皇帝,是背叛了武林。他們混江湖的就應(yīng)該和朝廷割席,怎么還能跑去主動加入?
但這樣的人到底是少數(shù)。
之前扶蘇的鋪墊做的好,大家都承了他的情。光解藥那次,就相當(dāng)于他救了眾人一命,救命之恩總不能還橫眉冷對吧?
后續(xù)扶蘇再以朝廷的名義,妥善處理了幾次武林紛爭,叫各家心服口服。時間長了,也就沒人再揪著這點(diǎn)不放了。
人都是有慣性思維的,習(xí)慣了大秦這個新生的王朝是個朝廷和武林合二為一的勢力,漸漸也就不覺得它是外人了。
只是要消解江湖人士和尋常百姓之間的隔閡,還任重道遠(yuǎn)。
扶蘇琢磨出了一個缺德的主意:
“用好名聲把他們架起來?!?/p>
這招還是他小時候,父親對他用的。
當(dāng)時咸陽都傳他是個特別關(guān)愛弟妹的長兄,大家見到他都這么夸。沒辦法,扶蘇只好努力表現(xiàn),免得旁人發(fā)現(xiàn)他和傳聞里不一樣后,會覺得他不過如此、王上的繼承人選得不好。
現(xiàn)在換扶蘇套路其他人了。
他派人去到處吹噓三清觀的道長們有多人品高尚,這個階段還不算捧殺,因為那些道長確實(shí)很注重自己的德行修養(yǎng)。
不過這樣的傳聞出來之后,三清觀弟子出門就難免開始注意起來。他們會時時刻刻要求自己,不能做一些有辱師門名望的事情,努力當(dāng)一個高尚的人。
在三清觀身上頗見成效后,扶蘇又扭頭去安排人吹捧下一個。
大部分人遇到別人吹捧“您真是個品德高尚的人”時,其實(shí)都會下意識約束自己的行為,努力往上靠。
尤其是自己不需要太過費(fèi)勁,只要在平時的生活中稍微注意一點(diǎn),就能符合旁人的夸贊時,會更有動力。
頭腦簡單的人會更吃這套。
就像老師總愛夸小孩子“你真講文明禮貌,每次都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而不是隨便亂丟”,小孩子就會認(rèn)真踐行,以后每次丟垃圾都得先找垃圾桶。
江湖人士也是一樣的,好騙。
沒有人不喜歡聽別人夸獎,被贊美的時候心情總會更好。
而江湖人士要做的,也不過是不侵?jǐn)_百姓。偶爾遇到百姓需要幫忙,順手幫一把,譬如幫著拎一下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