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楚王妃特意從楚王書房那邊調過來的,和其他要留在秦府的侍者不同。是過來聽候差遣,隨時幫忙提煉重要信息,好傳遞給王妃早做準備的。
所以這人見識過不少輿圖,精細準確的也不是沒看過。但現(xiàn)場盲畫還能畫得如此像模像樣,就很令人震驚了。
這圖上連漢水分支都畫了出來,精準度沒有對比他說不好,可光看君郎的繪圖效率,這也太高了點吧?
秦政父子也知道這名侍官的定位。
所以特意沒有遣退他,而是當著他的面討論這些。不僅是借此給楚王妃傳達一些訊息,也是在展示自己的能力,加重己方身上的籌碼。
侍官忍不住小聲問道:
“奴聽聞汝南王如今還在封地,似乎并不在京中?”
所以京中的爭端應該牽連不到他頭上才對,他為何要拉攏秦王一起抗擊皇后呢?
這個問題他確實不懂,但并不是為了自己詢問的。他只是一介小小的侍官,問東問西會惹人厭煩,也顯得插手太多。
不過如今他得幫楚王妃多打探一些內幕消息,所以這問題實則是替王妃問的。問清楚了,他才好轉述給王妃殿下。
扶蘇耐心地解答道:
“當初先帝病重時預備下詔書令汝南王與太后的父親楊駿一起輔佐今上,但楊太傅勢大,先帝還未駕崩他便公然借閱本該封存的遺詔。”
“后來勒令他歸還詔書,太傅也不肯。先帝拿他沒有辦法,只能準許了叫太傅獨自做輔政大臣?!?/p>
“先帝駕崩之后,汝南王自然擔憂太傅會對自己下手,這才倉皇逃回封地。但太傅如何能甘心如此?有機會必會歸朝復仇?!?/p>
侍官恍然大悟。
他們楚王是奉皇后密詔進京伐楊的,未可知其他諸侯王是否也接到了密詔。
事實也確實如此,汝南王同樣接到了密詔??梢驗槭敲茉t,楚國眾人并不清楚汝南王也進京了。
要不是楚王出發(fā)之前還清點了將士隨行,只怕楚國國內的大家都得被隱瞞過去,還以為楚王依舊在封地中呢。
如今,侍官被扶蘇點醒,一下子意識到皇后并不只召了楚王一人。
眾人皆知楊氏一族過于囂張,先帝在位時就排除異己。仗著先帝晚年荒廢政務,公然搞結黨營私。
明朝有個傳為佳話的“三楊”,說的是三位楊姓的四朝老臣兢兢業(yè)業(yè)為大明奉獻,將國家治理得很是不錯。
晉朝也有個“三楊”,卻是罵名。說的是太后娘家三位長輩聯(lián)手在朝廷上攪弄風云,打壓旁人。
所以皇后一跑來求助,滿腔報國心的楚王就二話不說地出發(fā)了。
眾人早就看不慣楊氏亂國,如今楊氏手里沒有什么兵權,正該趁機剪除。否則等他們再發(fā)展一段時間,開始插手軍部,那可就不好對付了。
只是楚王沒多想,不代表其他人也這么單純。